醫保社保斷交了超過三個月會怎樣?醫保斷繳三個月以上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最大的影響就是在這期間生病住院,即使補繳了醫保費用,也不能報銷醫療費用。醫保斷繳三個月,這是醫保待遇享受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是需要引起參保人高度重視的。下面和大家分享相關的知識要點:
我國的醫保是按照地市級城市來作為統籌區,醫保斷繳的規定,醫保的實施細則各地的規定不完全相同,在同一個省的范圍之內,不同地市醫保的具體政策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將三個月作為一個斷繳后能否報銷醫療費用的標準,各地的規定是基本相同的。
這里所說的醫保,主要是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是按照年度繳費,不存在斷繳三個月的問題,最多只能是延遲三個月繳費。城鄉居民醫保的集中繳費時間是每年9月1日到12月31日。比如到了12月31日都還沒有繳納醫保費用,而是到了來年的1月份再繳費,就需要有三個月的等待期,也就是要到四月份以后才能報銷醫療費。
城鎮職工醫保,在職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基本上都是按月繳費的方式,在職職工由于是由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費,一般情形下是很少出現斷繳情形的,但有的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不能按時發工資,也就不能按時繳納社保和醫保等社會保險。但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險,企業有困難通過申請這是可以緩交的,只有醫保不能緩交。
在2020年初,國家為了減輕在企業的經營負擔,宣布減免中小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三項社會保險費用中單位繳費部分,大型企業可以緩交三項社會保險費用,但醫保不在減免或是緩交的范圍之內。
既然社保費用可以減免或是緩交,而醫保不能緩交或是減免呢?這主要是醫保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醫保基金是大家的救命錢,很多費用都是從醫保基金中支付的,停繳或是緩交醫保費用,就等于減少了醫保基金的收入,也就無法確保參保人的醫療費用按時足額支付,這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職工醫保由于大多數地方是按月繳納的,也有少數地方,對于靈活就業人員是采取按照年度繳費的方式,按照年度繳費形成斷繳,最多就是延遲繳費,但如果延遲了三個月繳費和斷繳三個月繳費,其產生的影響是一樣的。
按照各地職工醫保制度的規定,醫保斷繳后生病住院的,從斷繳之日起生病住院產生的醫療費是不能報銷的,但為了減輕參保人的負擔,對于在斷繳時間在三個月之內的,這期間生病住院時,只要及時補繳了斷繳的醫保費用,在這期間產生的住院費用是可以報銷的。
但如果斷繳的時間超過了三個月以上,即使事后進行補繳,在這期間產生的醫療費用也是不能報銷的。三個月之內和三個月之外,雖然只相差了一個字,其待遇的差別是非常大的。三個月之內補繳以后能報銷醫療費用,三個月之外補繳以后不能報銷醫療費用。對于三個月以內和以外這個分界線很多單位都是非常重視的,如果屬于靈活就業人員,也要注意這個時間分界線,不然將會影響自己的醫保待遇。
綜上所述,醫保繳三個月之內補繳的,在三個月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可以報銷;斷繳時間超過三個月,即使進行了補繳但在這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是不能報銷的,但可以計算為連續繳費年限;只有斷繳時間達到六個月以上才屬于重新繳費,不能計算為連續繳費年限,但可以計算為累計繳費年限。
推薦閱讀:
5606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3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7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