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商標申請量、注冊量連續快速增長,商標審查能力持續加強,去年首次實現年度商標注冊審查量超1000萬件,截至今年6月底有效注冊商標已超4000萬件。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有代表提出關于修改商標法的議案。
商標法施行以來,我國商標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商標法規制度體系逐步完善。截至今年6月底,超過200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主體在華擁有有效注冊商標。但應當看到,目前我國商標保護方面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針對商標惡意注冊行為的規制體系不健全,惡意搶注的違法成本低,打擊力度不夠;針對濫用商標權惡意或不正當維權的治理體系尚不完善。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明確要求,需根據實際及時修改商標法。
議案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商標使用原則,在疊加考慮審查程序諸環節的基礎上通過修改制度予以貫徹;健全商標惡意注冊規制體系和協同治理機制,明確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商標異議和無效的依據,設立惡意注冊負面清單,建立惡意注冊賠償和懲罰制度;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的配套設計,有效規制濫用商標權惡意或不正當維權行為;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完善專利和商標的注冊體系,提高注冊審查的質量。此外,還應加大普法和培訓力度,幫助社會公眾、商標行政、司法機關對相關法律法規形成準確的理解,統一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記者 朱寧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