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浙江正式公布了379個免費開放許可專利,企業通過申請,無需任何花費便可使用這些專利。這是我國首批免費開放許可專利,當下,它們已通過大數據,與我省6365家企業精準匹配。
目前,國內企業支付的每項專利許可費用從每年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最高的可達數千萬元。專利免費用,受益最大的是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
“薄弱的現金流與高額的研發投入,一直是制約浙江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矛盾。解決這對矛盾是浙江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必答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說。
拿到免費專利清單,杭州柘大飛秒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區升舉立刻勾出了五項,并算了筆賬:“我們每年在專利研發上要投入100萬元左右。現在不僅這筆錢省下了,就這五項專利每項還能帶來近百萬元的收益。”
此次,浙江理工大學提供了50項專利,均是其重點專業的發明專利。“以前學校不少專利無人問津,無法發揮其真正的價值。”該校產業技術中心主任楊曉剛告訴記者。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為3.8%。在專利技術供給側,高校仍有大量專利價值亟待釋放。
“一邊是苦于創新無門的企業,一邊是高質量專利難以產業化的高校,‘免費專利’將兩者串聯,實現雙贏。”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免費開放的379項專利均為沒被喚醒的“沉睡專利”。浙江將科技成果共享,有效避免技術資源壟斷,兼顧公平與效率,點燃高校創新和企業發展熱情。
對于“免費專利”,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知識產權管理研究所聯席所長黃燦更看重其制度創新價值——今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知識產權合作會商議定書》,支持浙江先行先試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此次探索,也是我國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建設邁出的第一步。
“作為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引入的制度,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更有利于專利轉化應用。”黃燦介紹,過去,專利權人和被許可人需要談判協商并簽訂許可協議,而在專利開放許可制度下,專利權人只需去相關政府部門聲明登記,公開許可費等條件,被許可人繳納許可費便可使用其專利,大幅降低許可談判的難度,減少專利轉化應用的交易成本。“此次浙江試水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的同時,免去許可費,直接實現了制度探索的‘兩級跳’。”
【新聞+】
12個浙江省專利轉化專項計劃重點支持方向:
支持高校院所輸出專利。省內高校(含高校設立的研究院)、科研機構建立技術轉移機構,推動專利轉讓或者許可給省內中小微企業,產生經濟效益,達到一定標準后可獲得每年不超過50萬元獎勵。
支持中小微企業引進專利。服務機構幫助省內中小微企業,從省外高校(含高校設立的研究院)、科研機構、國有企業等首次引進無專利權法律爭議、符合國家技術和產業政策的發明專利,促成轉化后產生較大經濟效益的,達到一定標準后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獎勵。
支持實施專利開放許可。服務機構(包括知識產權聯盟)等組建公共專利池,搭建公開平臺,促成省內高校(含高校設立的研究院)、科研機構等通過開放許可形式,將專利許可給省內中小微企業的,根據備案許可合同中所涉專利,在許可期內對按照實際繳納年費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
支持搭建專利供需對接平臺。鼓勵服務機構建立常態化專利供需發布對接平臺,平臺自2021年起累計發布省內外高校(含高校設立的研究院)、科研機構、國有企業等的專利出讓、許可、作價入股信息并撮合省內中小微企業完成上述來源的專利交易達到一定標準的,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獎勵。
支持開展專利轉化競價(拍賣)活動。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機構細分產業領域,通過發布會、網上展示、成果推介、路演等方式開展省內外高校(含高校設立的研究院)、科研機構和國有企業等的專利競價(拍賣)活動。達到一定標準的,每年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獎勵。
支持提供專利數據服務。建設專利數據服務平臺,從專利所屬技術領域、專利技術功效、專利對應產品類別等多個維度進行加工標引分析,涵蓋專利數量和發展省內中小微企業會員、提供服務達到一定標準,最高可獲得100萬獎勵。
支持開展專利托管服務。鼓勵服務機構開展中小微企業專利托管服務,包括提供專利產品備案登記代辦服務。每年服務省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微企業工作達到一定標準的,最高可獲得10萬元獎勵。
支持推動專利資本化運營。鼓勵金融服務機構設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以專利為紐帶建立省內中小微企業與高校院所(含高校設立的研究院)、科研機構、國有企業的深度合作機制,圍繞創新發展需求和技術瓶頸,根據商業化前景確定知識產權布局方式,開展股權投資,促進專利資本化。單支基金可獲得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支持開展專利質押融資。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惠及更多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專利質押貸款增量和惠及企業數量達到一定標準的,每年最高可獲得30萬元獎勵。
支持推出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支持保險機構探索開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證保險、知識產權執行保險、知識產權侵權保險等金融產品。達到一定標準的,每年最高可獲得100萬獎勵。
支持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支持金融服務企業為省內中小微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服務。達到一定標準的,同一機構每年最高可獲得200萬元獎勵。
支持建立專利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鼓勵金融服務機構以市場化運作方式設立專利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針對省內中小微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貸款損失進行補償。單支基金每年最高支持100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