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什么影視劇最火?恐怕很多人都會提到《慶余年》,這部劇一經上線就引發廣泛討論。雖然目前該劇僅僅播到30多集,但在互聯網上,竟有賣家三元出售高清全集,目前《慶余年》的侵權鏈接已近4萬余條。日前,該劇版權方發表聲明稱已報案,警方已立案處理。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視頻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優秀綜藝節目和影視劇版權成為決定視頻網站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盡管隨著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目前網絡盜版現象已有所降溫。但需要注意的是,網絡視頻盜播已從過去的知名網站轉向一些不知名網站,它們抓住知名網站退出的空隙,瘋狂盜播,牟取暴利。
事實上,造成網絡盜播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視頻網站間競爭加劇,版權成為核心競爭力。平臺同質化嚴重,除播放內容有所差別外,其運營模式與盈利模式基本雷同,版權內容成為制約對手的一個有效工具。二是版權成本攀升,使得視頻網站對購買版權望而卻步,有些不法企業便通過盜版模式維持平臺的運轉。盜播行為的頻發,透視出我國對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保護乏力。
目前我國的著作權爭議正呈幾何級增長態勢,在知識產權案件中,版權糾紛占了70%,其中網絡版權爭議則占70%以上。與傳統著作權相比,信息網絡傳播權是一項新生權利,此類侵權行為兼具手段便捷與獲利巨大等特點。
一方面,網絡盜播不同于光盤或印刷品盜版,不需借助媒介,只需簡單進行電腦操作便可將版權方的作品上傳到自家網站上。一個網站的點擊量直接關系到其廣告收入,而增加點擊量的重要方法便是在網站上投放大量的熱播劇。為獲得高額利潤,一些視頻網站孤注一擲,希望通過盜版來增加點擊率,進而獲得較高的廣告費以維持生計。
另一方面,行政監管弱化導致網絡盜播盛行。由于監管部門目前還很難做到對網絡盜播行為的事前監督,同時行政執法力度也相對薄弱。對于一些存在盜播行為的網站而言,與其花上千萬元購買影視劇版權,不如先盜版,再支出幾萬元的賠償費更劃算。而這些違法成本相對偏低,也是導致部分網站鋌而走險,大行網絡盜播行為的重要原因。
此外,盡管著作權法已對侵權賠償標準做出規定,但對于信息網絡傳播權而言,法律對此的規定卻較為模糊:一部花費上千萬元購買的熱播劇被盜播后,通過訴訟,權利人只能獲得區區幾萬元的賠償款,而侵權方的獲利與版權方的損失卻遠不止這些。多年來,影視產業飽受盜版侵擾,而網絡盜播的泛濫讓投資者和原創者缺乏信心,從而影響了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網絡盜播亂象對文化創意產業造成的損害是顛覆性的,一旦原創者的權益得不到維護,其創新熱情就會喪失。因此,只有加大打擊盜版盜播力度,提高盜版盜播者的違法成本,才能保障廣大正版影視版權人的合法收益,這也是對我國新興文化產業的尊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