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號才正式上線的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app,一夜之間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AI換臉作為一項新技術,會帶來便利但也不能忽視其可能產生的危害,其中存在的隱私權、名譽權、知識產權等問題尤為引人關注。我們在每次開啟新的app、點擊同意用戶協議的時候,也一定要多留心,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
你的朋友圈這兩天有沒有刷到AI換臉的視頻?8月30號才正式上線的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app,一夜之間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爆紅的快,質疑也來的很快。31日上午,不少網友已經發現了這個app在用戶協議中存在的問題。
備受質疑的ZAO用戶協議
最先被質疑的是有關肖像權的條款。
隨后,知名的法律博主@法山叔還提出了更多的質疑:1、“ZAO”app涉嫌過度攫取用戶授權,讓你在無形中將自己的肖像權拱手讓人,以后你的臉將完全有可能被別人隨意使用,變換;2、zao并未獲得換臉明星們的肖像權授權,你變臉涉嫌侵權,但當明星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ZAO”app將完全有可能將法律的鍋全部甩給你,讓你自己承擔侵權苦果。
在以上的各種質疑發酵后,筆者打開app再次查看了用戶協議,發現一些有爭議的條款有了細微改動,不過以下條款并未有改動:用戶發布的內容如有涉及侵害他人名譽權、肖像權、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合法權利的,應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ZAO及其關聯公司遭受損失的,您也應當一并賠償。(截至9月1日0點)
結合該app的版權聲明:“ZAO產品上存在的短視頻和表情等素材,除了特別聲明是ZAO跟合作方進行版權合作的之外,均來源于ZAO用戶自發的上傳,ZAO不享有素材的商業版權。”不過在app內很少能看到有合作聲明的素材,且普通用戶目前也并不能上傳素材,這也就意味著現有的這些素材視頻應該大多是由站方上傳,那么涉及到影視劇等的版權問題就不能忽視。
@天眼查 微博配圖
盡管ZAO版權聲明稱其不享有素材的商業版權,但這仍不能完全避免版權糾紛風險。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8年3月公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得擅自對經典文藝作品、廣播影視節目、網絡原創視聽節目作重新剪輯、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不給存在導向問題、版權問題、內容問題的剪拼改編視聽節目提供傳播渠道。”那么即便僅作為傳播渠道,ZAO是否也應承擔一定責任?
除了以上所列,還有很多這種奇奇怪怪的條款,讀完都不禁令人滿頭問號???
ZAO商標與“陌陌”公司
看了不少與版權相關的疑惑之后,作為一名IPer,筆者習慣性的搜索了一下商標情況,發現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7月26日提交了45類、9類、35類、38類、41類的ZAO商標,應用于交友服務、在線社交網絡服務、可下載的手機應用軟件、信息傳達、提供不可下載在線視頻等。
不過,在app信息里看到的開發公司明明是長沙深度融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什么ZAO的商標申請方卻是陌陌?難道又是搶注?還是未卜先知的搶注?筆者搜索了該app開發公司的信息后才發現,其實不然。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長沙深度融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人員為雷小亮和王力,通過企查查顯示信息得知,兩人分別持股50%。
雷小亮,陌陌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游戲業務部總裁;王力,陌陌公司董事、總裁兼COO。這樣看來,ZAO確實與陌陌關系匪淺,其商標由陌陌公司申請也有跡可循了。
AI換臉技術爭議不斷
今年年初,一段通過AI技術把朱茵在《射雕英雄傳》中扮演的角色“黃蓉”的臉替換成楊冪的視頻在網絡引起熱議,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大范圍的接觸到AI換臉技術。而早在2017年底,國外某ID名為“deepfakes”的Reddit論壇用戶首次將自己制作的AI換臉視頻發布在了網絡上,很快便得到了廣泛關注。
隨后,“deepfakes”將這一技術開源公開,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使用AI換臉,同時也成為了違法犯罪的工具。有人將色情視頻換臉為知名的明星,甚至已經發展為一門地下生意,還有人利用AI換臉進行視頻詐騙,騙子可以偽裝成任何人。
那么,玩AI換臉會不會導致自己的支付寶刷臉被冒充?對此,支付寶官方在知乎回應稱,“這不是互聯網上的第一款換臉App,也一定不是最后一款,但不管怎么換,也不管換的有多「逼真」,你都不用擔心支付寶刷臉支付的安全性。「刷臉支付」采用的是3D人臉識別技術,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測,來判斷采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視頻或者軟件模擬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不過,支付寶也提醒,建議大家在用此類軟件前,認真閱讀相關的「用戶協議」或「隱私權政策」,以確保其他相關App的安全。
AI換臉作為一項新技術,會帶來便利但也不能忽視其可能產生的危害。同時,我們在每次開啟新的app、點擊同意用戶協議的時候,也一定要多留心,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
來源:IPRdaily
作者:橙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