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布《關于促進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若干政策》,優化整合了專利、商標及地理標志、質量名牌、標準化等相關政策,成為國家機構改革后,山東省出臺的首部地方版綜合性知識產權政策。知春路知識產權支持發明專利申請、外觀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想了解更多和專利申請、專利維權有關的內容,盡請關注我們!
青島西海岸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該政策共涉及9條24項具體內容,涵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三大維度”,著重突出“助優扶強、管用有用”原則,解決原有政策碎片化造成的不便利、不清晰問題,同時加大實施效果好、引領帶動強的政策力度。
政策明確了激勵知識產權創造,突出知識產權創造資助政策的延續性,對新注冊的馬德里商標每件資助7000元,對企事業單位授權的國內發明專利每件資助5000元,企事業單位授權的國外發明專利每件最高資助15萬元。同時,將國防專利納入資助范圍,享受地方同等待遇。
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政策明確引導企業開展防御性知識產權保護,將知識產權綜合保險模式覆蓋全區,企業購買知識產權綜合保險后最高可獲得105萬元保費補貼;支持知識產權試點運營平臺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建設運營機構最高可獲得100萬元的補貼;對于每年授權發明專利50件以上的“專利大戶”,則給予最高50萬元額外補貼。
在推進知識產權運用方面,政策支持知識產權在企業品牌創建、質量提升和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的應用,對企事業單位創建的山東名牌、山東服務名牌給予10萬元獎勵,對獲中國專利金獎的給予20萬元獎勵。此外政策還將擴大政策受惠面,在對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分別獎勵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同時,給予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提名獎企業100萬元、50萬元獎勵,引導企業走高質量發展新路。
自2015年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水平大幅提升。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超過省內14個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位居國家級新區第二位;創建市級以上名牌產品279件;制(修)訂各類標準221項,其中國際標準9項、國家標準97項;181家企業建立了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國家標準。
推薦閱讀:
中國提出的發明專利申請連續8年世界第一 白皮書:指責中國“盜竊”知識產權無中
LiDAR專利戰還是來了,Velodyne和Quanergy取得了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