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比率反映了企業獲利的能力。投資者,債權人和企業管理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那么收益比率包括哪些內容?收益比率指標主要包括銷售凈利潤率,銷售毛利率,資產凈利潤率,凈值收益率和已獲利息倍數。
(1)銷售凈利率。它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公式如下:
該指標反映的是每元銷售收入的凈利潤,代表銷售收入的收入水平。從銷售凈利率的指數關系來看,凈利潤與銷售凈利率成正比,而銷售收入與銷售凈利率成反比。為了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增加,企業必須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獲得更多的銷售利潤。通過分析銷售凈利潤率的上升和下降,我們可以敦促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注意業務管理和利潤水平的提高。銷售的凈利潤率可以分為銷售期間的銷售毛利率,銷售稅率,銷售成本率和費用率。
(2)銷售毛利率。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銷售收入與銷售商品成本之間的差額。計算如下:
銷售毛利率,是指每元銷售收入扣除產品或商品的銷售成本后可用于支出和利潤的金額。毛利率是企業銷售利潤率的初始基礎。
(3)資產凈利率。它是企業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計算公式如下:
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凈利潤與企業資產進行比較,可以顯示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指標越高,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表明企業在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和節省資金使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之亦然。
(4)凈值報酬率。它是凈利潤在平均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中所占的百分比,也稱為股東權益回報率。計算公式如下:
歸因于:股東權益,總資產,負債,凈資產
因此: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該指數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入水平。指數值越高,投資回報率越高。
一般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只涉及正常的業務狀況。異常的業務狀況也會給企業帶來損益,但這僅僅是在特殊條件下的結果,無法解釋企業的能力。因此,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時,應排除以下因素:證券交易等異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業務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變更等特殊項目;以及會計準則和財務系統變更的累積影響。
推薦閱讀:
5605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