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損益是什么意思?當期損益即企業在一定時期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財務成果,表現為利潤或虧損。"損",即是損失,代表費用;“益”,即是利益,代表收入。通常把收入與費用的差額作為當期損益,即把企業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等計入當期損益的加項,而將營業成本、期間費用和營業外支出等從當期損益中抵減出來,其余額就是當期損益。
通過當期損益的核算,不僅可以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工作的質量,而且可以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廣大投資者作出正確判斷和決策的重要依據。
會計中“損益”是指損益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投資收益、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等。
損益類科目在期末時將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無余額。
計入當期損益是什么意思?計入哪?怎么記?
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當期損益類的科目具體包括哪些?主要有以下內容:
1、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等;
2、費用類科目:“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其他業務支出”等;
3、特殊的損益類科目有:“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所得稅”等。
例如,
1、當月發生的固定資產折舊,如果是管理部門的就做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2、當月應該計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借:財務費用
當期損益的一部分屬于所有者權益是嗎?
要根據利潤分配來確定。當期損益是指當期和最終利潤直接相關的收益和支出,通俗的說,就是當期的凈利潤或者虧損。會計科目表中損益類科目在月底都是要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中去的。
“損益”是指損益類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投資收益、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推薦閱讀:
5603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