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稅是什么意思
反傾銷稅(Anti-dumping Duties),就是對傾銷商品所征收的進口附加稅。當進口國因外國傾銷某種產品,國內產業受到損害時,征收相當于出口國國內市場價格與傾銷價格之間差額的進口稅。
征收反傾銷稅需要滿足的條件:
(1)有傾銷事實的存在,即產品出口價格低于其正常價格,有不正當的貿易競爭存在;
(2)對本國有損害存在,即進口國競爭產業受到嚴重損害或損害威脅,或者一項新產業的建立受到嚴重阻礙;
(3)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即進口競爭產業所受的損害是由傾銷造成的,
只有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認定為惡意傾銷,才能征收反傾銷稅。
反傾銷稅適用的稅率:
反傾銷稅的稅率沒有特別的規定,一般應根據不同的傾銷幅度分別而定,實行分別稅率,但特殊的市場情況下也可以采取統一稅率。
反傾銷稅的計算公式
反傾銷稅稅額=完稅價格×反傾銷稅稅率
計算例題
某國為了抵制惡意傾銷,對一批進口的商品實行反傾銷稅,進口商品的關稅完稅價格為500萬元,假設該國為了抵制傾銷設定的反傾銷稅的稅率為15%,那么計算反傾銷稅的稅額是多少?
反傾銷稅稅額=完稅價格×反傾銷稅稅率=500*15%=75萬元
推薦閱讀:
5601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