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溢價(The Equity Premium)是指每股收益率大于無風險資產收益率的現象。盡管目前地產行業已進入白銀時代,但土地價款與房價的上行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轉讓方雖不能自行開發,但其在轉讓項目公司股權時,其“轉讓對價”或稱“收購對價”肯定高過其實繳資本或原股權取得成本。
如果直接轉讓股權,轉讓方需就股權轉讓所得繳納高達25%的企業所得稅(自然人股東為20%)。
應繳納的稅費如下:
(1)轉讓方是個人
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舉個例子:
假如公司實收資本3000萬元,資本公積5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萬元,甲轉讓給乙的500萬元股份享受公司6%的股份,這是否要交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答:甲的股權是500萬元,如果轉給乙按400萬元轉讓的,屬于折價轉讓;如果按600萬元轉給乙,屬于溢價轉讓,超出500萬元以上的部分,即100萬元,甲要按20%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100*20%=20萬)
(2)轉讓方是公司
如果轉讓方是公司,則需要涉及的稅費較多。具體如下:
內資企業轉讓股權涉及的稅種
公司將股權轉讓給某公司,該股權轉讓所得,將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契稅、印花稅(萬分之五的稅率計征印花稅)等相關問題:
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規定:
4001實收資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實收資本。
股份有限公司應將本科目改為“4001股本”科目。
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作為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科目核算。
二、實收資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按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
因此,被投資方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等
貸:實收資本——法人單位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被投資方的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增加。根據規定:企業執行“兩則”啟用新賬簿后,其“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大于原已貼花資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補貼印花。因此,被投資方資金賬簿應就增加部分貼花。被投資方因變更工商登記,重新取得營業執照的,該執照屬于權利上、許可證照應按5元/件貼花。
2、被投資方增加股東增資,原股東不涉及到股權收益。
3、原股東將股權轉讓給新股東,被投資方涉及股東變更。賬務處理為:
借:實收資本——原股東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推薦閱讀:
5601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