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前面所有介紹的財務指標總結歸納一下,那么財務指標三大能力包括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財務風險指標
資產負債率=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衡量企業的整體財務風險程度,該指標控制在40%-70%之間。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衡量企業短期債務清償能力,該指標一般需要大于2。
速凍比率= 速動資產/流動負債,衡量企業現金支付能力,該指標一般需要大于1。
Z指數 = 1.2*(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總資產 + 1.4*(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總資產 + 3.3*(利潤總額+利息費用)/總資產 + 0.6*(總市值/總負債) + 銷售收入/總資產, 衡量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該指 越小破產風險越大,處于1.8-3,則說明存在財務風險,大于3,則表示企業的財務狀況良好。
股利保障倍數 = 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反映企業可分配給股東的利潤是股東所獲得股利的倍數,該指標越低越好。
運營能力指標
總資產周轉率= 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衡量企業對于總資產的利用效率的高低,該指標越大越好。
流動資產周轉率 = 營業收入/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衡量企業利用流動資產創造營業收入的效率越高低,該指標越大越好。
應收賬款周轉率= 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衡量企業的回款能力,該指標越大越好。
存貨周轉率= 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衡量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該指標越大越好。
盈利能力指標
毛利率= 銷售毛利/銷售收入,表明每1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后,有多少錢可以用于各項期間費用的開支,剩多少錢可以形成盈利。該指標越大越好,優秀企業該指標大于40%
凈利率= 凈利潤/營業總收入,表明每1元的營業收入最后能轉換成多少的凈利潤。該指標越大越好,優秀企業該值指標大于5%。
凈資產收益率(ROE)= 凈利潤/凈資產,反映企業利用自有資本(股東權益、非債務)所獲取利潤的能力。該指標越大越好,優秀企業該指標大于15%。
盈利質量指標
銷售收現比率=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反映企業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獲得現金的能力,評價銷售渠道是否通暢,還可以反映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該指標越大越好。
凈利潤現金含量比率=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反映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質量,該指標應該大于1,越大越好。
自由現金流 = (稅后凈營業利潤+折舊)-(資本支出+運營資本增加),反映的是企業擁有現金資產和用于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的資金能力,該指標越多越好。
成長能力指標
營業收入增長率= (當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用來衡量評價企業成長性的指標,該指標越大越好。
凈利潤增長率= (當期期末凈利潤-前期期末凈利潤)/前期期末凈利潤,用來衡量企業資產營運與管理業績的指標,評估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該指標越大越好。
每股指標
每股經營現金流量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股本,反映上市公司每股所獲得的經營活動現金數量的指標,主要用于衡量企業從事資本性支撐及支付股利的能力。該指標越大越好。
每股收益 = 期末凈利潤/期末普通股總數,反映上市公司每股的收益大小,該指標越大越好
股息率 = 每股股息/每股市價,衡量一個企業對于股東的友好程度,股息是股東能夠從企業拿回現金的唯一方式,該指標在成熟企業中一半能達到3%-6%的水平。
估值指標
市盈率(PE)= 總市值/凈利潤 = 每股股價/每股收益, 主要用于那些能夠產生穩定盈利的企業,適用于大部分行業, 比如消費,醫藥,白酒,家電等行業。
市凈率(PB)= 總市值/賬面價值 = 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主要用于對營業收入不穩定的企業進行估值,適用于周期,重資產,銀行等行業。
市銷率(PS)= 總市值/主營收入 = 每股價格/每股營收,主要用于對輕資產無盈利的企業進行估值,適用于高科技行業,互聯網行業。
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PEG)= 市盈率/歷史盈利增長比率,衡量企業當前的盈利水平是否能夠匹配當前的估值,該值小于1則說明企業估值合理。
推薦閱讀:
5600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