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PE、市凈率PB、市銷率PS不靠譜,PEG雖然比較靠譜,但這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公之于眾后,喪失了認知優勢,接下來看看幾種相對比較的估值方式:企業價值倍數、自由現金流貼現、格雷厄姆公式。
企業價值倍數=公司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用英文表示=EV÷EBITDA,公司價值EV=市值+總負債-總現金=市值+凈負債。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從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要運用這個公式,需要具備非常強的財務功底,很多人都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對于財務功底不強的人,很難從財務報表中發現存貨不實問題,費用少計問題,銷售收入確認問題,以及控股子公司存在“多賬套”及票據涂改等問題。
另一個自由現金流貼現公式(DCF),被譽為投資界最好的估值方式,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的各項解釋如下:
自由現金流=純利潤+折舊-資本性支出-營運資本增加額;
純利潤=EBIT息稅前利潤-稅=EBIT*(1-稅率);
折舊:利潤里多扣除的非現金項目;
資本性支出:未登記在利潤里,但涉及到現金支出;
營運資本增加額=營運流動資產增加額-營運流動負債增加額;
貼現率:一般取2%~5%;
由公式可以看出DCF估值法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財務功底,還需要對企業的永續經營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因為公司中的N就是假設企業永遠不倒閉,那么貼現率的選取就變得非常關鍵,選擇的大一點點,或者小一點點,最后得出的公司估值都會差好幾倍。
推薦閱讀:
5598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3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