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外匯風險管理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外匯風險管理核心程序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進行外匯交易前,交易者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進行風險評估。只有評估過交易風險后,才能考慮十孝野分進行交易,以及交易的倉位該如何開。交易者考慮一次交易的獲利潛能之前,更應該考慮其潛在風險多高。交易者如果先考慮風險,那么就意味著其將資金管理的順序放在交易決策之前,這樣能大大減散輪少后期的交易風險。同時,交易者應該謹記,無論何時都不要接受沒有必要的風險,更不要參與自己不能控制風險范圍的交易場合。比如,某項重要的數據將要出爐,市場會出現大幅波動,并且有可巧掘喊能跳空走勢。那么很明顯其中的風險是交易者無法控制的。非農數據時期就是典型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下通常不適合進行交易。交易者如果無法控制風險范圍,就不要去進行交易,退場觀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接下來再來說資金管理參數,不論交易者有多少資金可供交易,絕對不可以將全部的資金投入市場去做單。明智的選擇是將這些資金做適當分配,只運用半數的交易比率去進行交易。外匯市場很殘酷,但如果交易者的實際承擔風險的交易資本不超過百分之五十,那么就能保證不會被淘汰。即使遭遇連續虧損,將所有做單的資金全部虧完,留有一半的資本去交易仍有翻盤的可能。
外匯風險管理外匯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力爭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控制或者消除業務活動中可能面臨的由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外匯風險管理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外匯風險管理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外匯風險管理:(1)全面重視原則。要求發生涉兄裂外經濟業務的政府部門、企業或個人對自身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高度重視。外匯風險有不同的種類,有的企業只有交易風險,有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折算風險。不同的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有差異,有的是有利的影響,有的是不利的影響。因此,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需要對外匯買賣、國際結算、會計折算、企業未來資金運營、國際籌資成本及跨國投資收益等項目下的外匯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顧此失彼。造成重大的損失、(2)管理多樣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靈活多樣地進行外匯風險管理。企業的經營范圍、經背特點、管理風格各不相同,涉及的外幣的波動性、外幣凈頭寸、外幣之間的相關性、外匯風險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企業都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尋找最適合于自身風險狀況和管理需要的外匯風險戰術及具體的管理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約束因素會不斷變化,因此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戰略也需要相應地更改,企業不能抱殘守缺,長期只采用一種外匯風險管理方法。(3)收益最大化原則。要求涉外企業或跨國公司精確核算外匯風險管理的成本和收益。在確保實現風險管理預期目行饑標的前提下,支出最少的成本,追求最大化的收益。這是企業進行外匯檔塵返風險管理的基石和出發點,也是企業確定具體的風險管理戰術、選擇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準繩。外匯風險管理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的轉移或分攤,例如采用遠期外匯交易、期權、互換、期貨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此為代價來固定未來的收益或支出,使企業的現金流量免受匯率波動的侵擾。一般地,外匯風險管理支付的成本越小,進行風險管理后得到的收益越大,企業對其外匯風險進行管理的積極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是指在同一時期內創造一個與存在風險相同貨幣,相同金額,相森拆同期限的資金反方向流動。如:法國某公司有1000萬日元的3月期應收賬款,如果它能簽訂3個月付款的1000萬日元進口合同,便能消除原有敞口頭寸,使自己避免外匯風險。當然平衡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一個公司向某國出口時未必需要從該國進口,特別是一個公司要與多個國家發生涉外業務,它很難對每個國家都能做到消除涉外業務中的敞口頭寸。
例:
1、平衡法可以消除全部外匯風險.(正確)
2、平衡法是組織與應收(付)外幣賬款( AB)反方向的資金流動.
A. 幣種相同、時間相同
B. 金額相同
C. 金額相當
D. 同幅度波動的第三種貨幣
E. 金額不同
4、組對法
某公司存在某種貨幣的外匯風險,它可創造與該種貨幣有密切聯系的另一種貨幣的反向流動來緩解外匯風險。另一種貨幣應與該鍵野貨幣金額相當,時間相同。
5、多種貨幣組合法
是指在進出口中使用兩種以上的貨幣計價,通過這些貨幣波動的相互抵消,減輕外匯風險。
例:
進出口合同中使用兩種以上的貨幣來計價以消除外匯匯率波動風險的方法是(C )
A.平衡法
B.組對法
C.多種貨幣組合法
6、本幣計價法
一國在進出口貿易中采用本幣計價,可免除外幣與本幣匯率波動帶來的外匯風險。但是,這種方法實施起來有一定困難稿春喊。
7、調整價格法
進出口貿易中的一方若堅持用本國貨幣計價,另一方的外匯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另一方可通過抬高或降低貨價來減輕風險。如進口商堅持以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出口商可適當調高出口貨價;如出口商堅持以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進口商可適當壓低進口價格。
(1)加價保值
加價保值法主要用于出口交易中。它是出口商接受軟幣計價成交時,將匯價損失攤入出口商品的價格中,以轉移外匯風險。如某公司在1990年對某商品向歐洲客戶報價時,德國馬克、英鎊對美元的匯價趨軟,考慮到我長期對西歐一直用這兩種貨幣成交,對方又是老客戶,不便改用美元,就按照美元單價及即期匯率折成原貨幣的價款后增加匯價保險系數2%,向外報出。后來這兩種貨幣對美元匯價果然下跌,從而避免了匯價風險損失。
(2)壓價保值
壓價保值法用于商品進口交易中,進口商在進行硬幣計價的國際貿易中,通過壓低進口商品的價格來減少硬幣升值可能帶來的損失。
例:
1、通過價格調整可以完全消除外匯風險。(錯誤)
關于外匯風險管理和外匯風險管理核心程序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
5663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9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