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年限平均法公式年折舊率,以及年限平均法公式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式為年限平均法公式: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收入-預計清理費用)]/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總額/預計慎純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上述公式為固定資產折舊平均年限法的一般原理。在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原值乘以折舊率計算。在平均年限法下,固定資產折舊率是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其計算寬悄咐公式為年限平均法公式: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其折舊方式分運羨為個別折舊和分類折舊兩種方式。
個別折舊方式是指按照各項固定資產分別計提折舊的方式,某項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根據該項固定資產原值乘以該項固定資產個別折舊率計算。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平安銀行年限平均法公式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年限平均法公式?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年限談歷悔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是最簡單、爛慧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的方法。按此計算方法所計算的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采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一、 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三、 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四、 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含正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擾枯凱式如下: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壽命(年)=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其特點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緩喚的各項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后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敗禪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便于計算折舊,每月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乘以月折舊率計算。
年限平均法公式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年限平均法公式年折舊率、年限平均法公式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推薦閱讀:
5661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