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稅收乘數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稅收乘數名詞解釋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Y=C(Y-T)+I+G 對上式求微積分,得政府支出乘數:政府支出增加△G,收入增加1/(1-MPC)
稅收乘數:稅收減少△T,收入增加-MPC/(1-MPC) [負號代表稅收與收入之間的負相關關系]
一,純判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二,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它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征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
三,馬克思指出:1.“賦稅是政府機關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2.“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恩格斯指出:“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19世紀美國法官霍爾姆斯說:“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嘩清”這些都說明了稅收對于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的重要作用
四,歷史上,在國家產生的同時,也就出現了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的財政。在我國古代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最早出現的財政征收方式是“貢”,即臣屬將物品進獻給君王。當時,雖然臣屬必須履行這一義務,但由于貢的數量,時間尚不確定,所以,“貢”只是稅的雛形。而后出現的“賦”與“貢”不同。西周,征收軍事物資稱“賦”;征收土產物資稱“稅亂褲前”。
五,春秋后期,賦與稅統一按田畝征收。"賦"原指軍賦,即君主向臣屬征集的軍役和軍用品。但事實上,國家征集的收入不僅限于軍賦,還包括用于國家其他方面支出的產品。
六,此外,國家對關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稱"賦"。所以,“賦”已不僅指國家征集的軍用品,而且具有了“稅”的涵義。清末,租稅成為多種捐稅的統稱。農民向地主交納實物曰租,向國家交納貨幣曰稅。
【答含蔽案】D【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稅收乘數。稅收乘數是指收枯臘入變動與引起這種變動稅收乘數的稅收變動的比率。稅收乘數為負值稅收乘數,說明談敗州稅收增減與國民收入變動呈反方向變動。
稅收乘數稅收乘數:嫌宏1/1-c(1-t)
平衡預算乘數:無坦者纖論在定量讓仿稅還是比例稅下稅收乘數,平衡預算乘數均為1.
轉移支付乘數:
Kf=ΔY/ΔT。
Kf=ΔY/ΔT=[ΔC/(1-b)]/[ΔC/(-b)]=-b/(1-b) 稅收乘數要比投資乘數小,而且是負數。這是由于稅收的最初影響可支配收入,而投資乘數的最初影響是國民收入,因此稅收乘數的可這樣表示: Kf=-(K-1)=1-K 其中K表示投資乘數。 收入乘數效應在西方經濟學中通常用以說明稅收對經濟的制約作用。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對于投資而言,乘數原理就是增加一筆投資ΔI,在國民經濟重新達到均衡狀態的時候,由此引起滲首的國民收入增加量并不僅限于這筆初始投資量,而是初始投資量的若干倍。這個倍數就是投資乘數。
實際利率越低,投手擾資量越大。投資的成本取決于實際利率。畢喊旦如果投資的預期收益率既定,則實際利率越高,利息越多,投資成本越高,投資就會減少。反之實際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資成本越低,投資就會增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投資乘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稅收乘數
對于三部門經濟中稅收乘數,比例稅情況下的稅收乘數推導:k=-b(1-t)/[1-b(1-t)]
推導:?ΔY?=b(1-t)ΔT+b(1-t)^2ΔT+…+b(1-t)^nΔT?=[(1-t)+(1-t)^2+…+(1-t)^n]bΔT
={-b(1-t)/[1-b(1-t)]}ΔT?從而有:ΔY/ΔT=-b(1-t)/1-b(1-t),即稅收乘數。
稅收并不直接影響總支出,它是通過改變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影響消費支出,再影響總支出。(1-t)ΔT可支配收入將按邊際消費傾向b誘致消費支出增加b(1-t)ΔT,這是減稅收后第一輪總需求(總支出李含顫)的增加,第二輪將增加b(1-t)^2,依次類推。
擴展資料:
平衡預算下的ZF支出老灶乘數總為1,是因為:由K(T)=-b/(1-b)(這里使用簡化版模型,不影響結論)可知,征稅ΔT,將會使國民收入哪敗減少:Δy=bΔT/(1-b);增加ZF支出Δg,將會使國民收入增加:Δy=Δg/(1-b)=(bΔg+Δg-bΔg)/(1-b)=bΔg/(1-b)+Δg
在平衡預算的情況下,ΔT=Δg,ZF支出Δg對國民收入增加的貢獻有兩項效果,第一項bΔg/(1-b)抵消稅收乘數了稅收對國民收入的減少效果,所以凈效果只剩第二項Δg。
也就是說,在平衡預算的情況下,ZF支出Δg,國民收入也只會增加Δy=Δg,故平衡預算下的ZF支出乘數總為:Kb=Δg/Δy=1。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稅收乘數
稅收乘數的公式為:
Kf=ΔY/ΔT
其中Kf表示稅收乘數稅收乘數,ΔY表示收入數量稅收乘數,ΔT表示稅收變動額。
根據投資乘數理論稅收乘數,并把消費支出鋒燃看成投資,則ΔY/ΔC=1/ (1-b) ,ΔY=ΔC/ (1-b) ,其中ΔC表示消費增量,ΔC/ΔY表示邊際消費傾向。由消費增量和稅收增量的關系可知,征稅額變動——消費變動額之絕對值應為征稅變動額乘以鎮首邊際消費傾向,即:ΔC=-b·ΔT,
ΔT=ΔC/(-b),
因此,Kf=ΔY/ΔT=[ΔC/(1-b)]/[ΔC/(-b)]=-b/(1-b)
稅收乘數要比投資乘數小,而且是負數。這是由于稅收的最御基數初影響可支配收入,而投資乘數的最初影響是國民收入,因此,稅收乘數的可這樣表示:
Kf=-(K-1)=1-K
其中K表示投資乘數。
收入乘數效應在西方經濟學中通常用以說明稅收對經濟的制約作用。
關于稅收乘數和稅收乘數名詞解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
5661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