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資產的概念及特征,以及資產的概念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按照流動性可以劃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其中,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內或者超過1年的1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
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待攤費用、存貨等。長期投資是指除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殲早準備變現的債券、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
擴展資料:
資產定義的借方余額觀是由美國會計師協會所屬的會計名詞委員會在其頒布的第1號《會計名詞》中提出來的。該公告認為:“資產是由借方余額所體現的某種東西。這一借方余額是按照公空改雹認會計原則或規則從結平的各賬戶中結轉過來的,前提是這一借方余斗帆額不是負值。
作為資產,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種財產權利,或者是所取得的價值,有的則是為取得財產權利或為將來取得財產而發生的費用支出。”這一認識的基本特征是將資產視為借方余額的體現物。
據此,不僅借方余額所體現的應收賬款、存貨、設備、廠房等要確認為資產,而且由借方余額所體現的遞延費用等項目也可以確認為資產。顯然,這種觀點只是從會計結賬技術的角度來理解資產,很難說是在描述資產的性質。
資產(assets)
資產是企業、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收支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收入、債權和其他。
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
資產分類
分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資產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按耗用期限的長短,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根據具體形態,長期資產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分類;按是否有實體形態,可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目前,我國會計實務中,綜合盯這幾種分類標準,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類別。
資產的確認
確認從理論上看,最嚴格的資產確認程序,應該是從資產的定義出發,確定資產的最本質屬性,然后,根據這一本持屬性的要求,建立資產確認的具體標準。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定義為例:首先,“未來的經濟利益”構成了資產的本質要求,任何不具備未來經濟利益的內容,都不能被確認為資產。這樣,會計上的一些遞延支出與待轉銷損失,就不應該作為資產的形式出現;其次,資產還應與特定的主體相聯系,如某項未來經濟利益不能被該主體所擁有或控制,它也不能啟尺爛作為該主體的資產。這就將一些公共性資源,排除在企業資產之外;第三,任何資產,都應該是企業因為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取得的。即使企業擁有了某項未來經濟利益,如果沒有明確的交易或事項,也不能確認為資產。這使得自創商譽被排除在企業資產之外。當然,由于資產的定義目前還不統一,因此,資產的確認標準,也很難進行嚴格的界定。
從歷史發展角度看,資產困賣的確認經歷了從收付實現制發展權責發生制,再向現金流動制轉變的反復。
理論上看,最嚴格的收付實現制以收到現金為收入,付出現金為費用。這樣,企業所有的資產就應該是現金資產,在存在任何非悄漏現金資產。在這一理論下,資產的確認較簡單、直觀。但是,只要是商品經濟,就離不開商業信用。也就是說,企業必須有相應的債權和債務,從而,出現了對收付實現制的第一次修正,資產的確認擴展到對債權、債務的確認。工業革命導致機器化大生產,固定資產問題再次成為會計所必要考慮的內容。收付實現制出現了進一步的修訂,將固定資產和折舊問題納入確認的范疇。多次修正的結果是:權責發生制逐步取代收付實現制,成為會計確認的基礎。
按照權責發生制,資產的確認標準是企業已取得或擁有該項資產的權利,這樣,對一些權利如購銷合同、一些重要的資源如人力資源、一些重要的未來經濟利益如商譽(包括自創商譽)等,都應該確認為企業的資產。考慮到會計基本假設中貨幣主價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中可靠性和可驗證性等的限制,這些還無法確認為資產。因此,目前的資產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混合。
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特別是創新金融工具在企業中的逐步應用,傳統的資產確認標準 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目前,一些國家或國際性的組織如美國的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已將“風險和報酬的實質性轉移”作為資產和負會,已將“風險和報酬的實質性轉移”作為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標準,而不考慮某項工具的法律所有權是否轉移(即:交易行為的發生)。這樣,有可能會對現行的會計基礎進行再一次修訂,從而導致現金流動制的產生和應用。
資產計量
所謂計量,是指會計要素量化的過程和方法。計量,也就是對資產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論依據與具體方法。它涉及到計量屬性與量度單位的選擇。
理論的資產計量屬性,應該體現了資產的本質特征。如果認為資產的本質特征是未來的經濟利益,相應的計量屬必應該體現:第一,反映產出,而不是過去的歷史投入。這樣,最恰當地反映未來經濟利益的計量屬性,應該是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但是,這一屬性無法滿足可靠性和可驗證性的要求,因此,具體會計實務往往是投入角度確定計量屬性,要求排除人為估計等因素,較為客觀,可以驗證。而所有計量屬性中,只有資產的取得成本(即歷史成本)符合上述要求。因此,目前的會計實務中,資產的計量仍以歷史成本屬性為主。
在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衍生金融工具廣泛應用于企業經營活動中,企業所持有的資產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為此,一些國家的準則制訂機構深度運用新的計量屬性,以合理地反映企業所持有資產的價值。目前,公允價值是應用較多的屬性之一,美國、加拿大、英國等的準則制訂機構都同意將或準備將公允價值作為因衍生金融工具而形成的金融資產的計量屬性。
至于量單位的選擇,較為簡單。在特價基本穩定的環境下,名義貨幣單位可以較準確地反映企業資產的真實價值;而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環境下,不變購買力單位更為合理。
綜觀各國會計實務,資產的計量基本上以歷史成本/名義貨幣模式為主,即使其物價產生一定幅度的變動,也是如此。這說明,資產計量列多地是從可驗證性和操作方便等因素出發的。這多少也反映了會計這門學科的務實屬性。
報告資產的報告,主要是通過資產負債表進行的。但在對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方項目的睡理上,存在著收入/費用觀與資產/負債觀之爭。
按照收入/費用觀,利潤是收入抵砬費用后的余額。這樣,凡是不符合費用要素規定的各種支出,都不能進入利潤表,而在資產負債表的借方反映。這些不符合資產的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資產項目,有些不符合資產的本質規定。典型的有各種遞延支出或待轉銷損失。目前的會計實務多采用這一模式報告資產。
與收入/費用觀相反,資產/負債觀認為利潤是兩期凈資產的凈增長。它所認可的利潤是期末資產減負債的余額與期初這一余額的差(扣除與業主交易)。這樣,列入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方的,應該是完全符合資產本質特征的項目。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所發布的財務會計概念結構公告,從理論上支持這一觀念。但在實務中,還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特別是:每一期的期末,是近 是其他屬性對資產和負債進行計價?因此,目前的資產負債表仍然遵循了歷史成本與配比原則。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有控制的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是企業、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收支告行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收入、債權和其他。
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
簡單的說,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
資產的概念
(一)資產的概念
根據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如果某一項目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巖友襪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不能在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通常在判斷資產是否在時,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況下,雖然某些資產不為企業所擁有,即企業并不享用其所有權,但企業控制這些資產,同樣表明企業能粗激夠從這些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
3.資產是有企
資產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只有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才能產生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二)
資產的確認條件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資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
簡述資產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簡述資產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資產是指由于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資產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資產能夠直接或間接地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所謂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地流入企業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2)資產是為企業所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所擁有,也是企業所控制的。
(3)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也就是說,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是由過去已發生的交易所產生的結果.
簡述資產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資產是指由于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資產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資產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乎歲轎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歲肆所謂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地流入企業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2)資產是為企業所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所擁有,也是企業所控制的。
(3)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也就是說,資產激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是由過去已發生的交易所產生的結果。
資產的定義和特征的聯系是什么
資產的特征是對資產定義的分解。資產的特征綜合起來就是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有控制的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根據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如果某一項目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不能在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通罰在判斷資產是否在時,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況下,雖然某些資產不為企業所擁有,即企業并不享用其所有權,但企業控制這些資產,同樣表明企業能夠從這些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 3.資產是由企 資產
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只有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才能產生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資產的定義和特征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具備如下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基礎會計學里資產的定義是什么?
1. 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 資產的三個基本雀碼特征:
(1) 資產是企業因為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
(2) 資產是某一企業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
(3) 最重要的特征──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川。
對于資產特征的補充說明: 企業擁有的資產,形態多樣,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特點也各不相同。為了正確地認識資產,需要按照一定的標志對其進行分類。通常,我們可按照資產的流動性即變換為現金速度的快慢或者消耗情況,將資產分為以下幾類。
(4) 資產是能夠用貨幣進行計量的經濟資源。
(5) 資產的形態包括各項有形的財產,也包括各種無形權利,如債權和其他權利。
資產的定義
資產的兩個要義
(1)資產的經濟屬性即能夠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這也是資產的本質所在。也就是說,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要成為資產,必須具備能產生經濟利益的能力,這是資產的第一要義。
(2)資產的法律屬性即必須是為企業所控制,也就是說,資產所產生的經濟利益能可靠地流入該企業,為該企業提供服務能力,而不論企業是否對它擁有所有權,這是資產的第二要義。《企業財務報告條例》和《企業會計制度》對資產的重新定義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將資產定義為: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這一定義,忽略了作為企業資產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質,即資產應當是“預期會給企業帶未來經濟利益”。
按照中國基本準則規定的定義,在實務工作中產生的主要問題是:即使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不能再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仍然作為企業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從而造成了企業產不實。
例如,由于技術進步,原有設備已經被淘汰或長期閑置不用,或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原材料供應等原因在國內無法使用、這些設備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因其符合資產定義而仍作為企業的資產,其價值仍反映在會計報表的資產方,造成企業虛增資產,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所反映的信息因此也失去其真實性。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國務院第287號令發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條中對資產進行了重新定義: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并以此為依據制定了《企業會計制度》。
對比兩個定義可以看出,《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中資產定義在三個方面對原定義作了修正:一是新的定義把資產的內涵真正揭示了出來,強調資產的實質是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原定義卻忽視了這一點。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產必須具有用性和盈利性,具有為企業服務能力或服務潛力、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者控制別人得到這種利益都應該是企業的資產。
相反,如果企業某項財產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則該財產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如待處理財產損失預期不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入企業,則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
二是新定義中刪去了“能以貨幣計量”這一定語。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貨幣計量是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問題,不是資產的本質特征,只需要在關于資產的確認標準中規定,不必在資產的定義中進行提及。
三是新定義中把“經濟資源”修正為“資源”。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不僅僅是經濟資源,也不僅僅是單一的、靜態的、具體的某一資產。會計上沒有確認和計量但確實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其它項目,如知識產權、人力資源、商譽等也應該是企業的資源,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資源。
國際會計準則在框架中將資產定義為“資產是指作為以往事項的結果而由企業控制的可望向企業流入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可以看到,變化后的定義從理論上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了內在的一致,其實踐意義是可以據資產的定義明確納入會計核算的資源范圍。
重新思考
中國《企業財務報告條例》和《企業會計制度》對資產的重新定義可以說是中國會計理論與實務的重大突破,對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筆者認為新定義也有兩點不妥之處:
1.關于特定主體對資產的權利即資產的法律特征問題。
某一特定主體與作為資產的“資源”究竟存在怎樣的權利關系,也是資產概念的另一實質問題。原定義和新定義都認為是“擁有或控制”,筆者認為,如果將資產的內涵理解為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則資源是“控制”而不是“擁有或控制”。
一方面,“擁有”自然就能“控制”,將二者并列有重復之嫌,而且企業的資產......
資產的定義和特征有哪些?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具備如下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資產的定義和特征有哪些?
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經營交易或各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指任何公司、機構和個人擁有的任何具有商業或交換價值的東西。
資產的分類很多,如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等。
根據定義,資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如果某一項目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不能在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2.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通常在判斷資產是否在時,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況下,雖然某些資產不為企業所擁有,即企業并不享用其所有權,但企業控制這些資產,同樣表明企業能夠從這些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
3.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只有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才能產生資產,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關于資產的概念和資產的概念及特征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
5660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