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理論概述:
1、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是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所作的分析與評價
2、財務分析的目的判斷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依據
3、財務分析的作用(1)評價財務狀況、衡量經營業績 (2)揭示財務風險、判斷發展趨勢 (3)揭示業績差距、尋求改善途徑
4、財務分析主體及目的
企業投資者:投資者主要關注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股東持股比例的不同導致股東財務分析的差異
企業債權人:關心企業的償債能力;長短期債權人的財務分析側重點不一樣
企業管理者:關心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等各方面的財務信息 供應商:供應商和貸款人類似,他們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信用狀況較為關注
客戶:客戶希望通過財務信息了解企業的銷售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企業雇員:企業雇員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發展前景
競爭對手:對企業盈利能力、競爭戰略等各方面的信息均感興趣
5、財務分析基本框架
6、財務分析評價標準經驗標準優點:相對穩定;客觀 不足:并非“廣泛”適用(即受行業限制);隨時間推移而變化 歷史標準好處:比較可靠;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不足:比較保守;適用范圍較窄(只能說明企業自身的發展變化);當企業主體發生重大變化(如企業合并)時, 就會失去意義或至少不便直接使用;企業外部環境發生突變后,歷史標準的作用會受到限制 行業標準優點:可以說明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和水平(競爭的需要);也可用于判斷企業發展趨勢(利潤率變化) 不足:同“行業”內的兩個公司并不一定是十分可比的;多元化經營帶來的困難;同行業企業也可能存在會計差異 預算標準優點:符合戰略及目標管理的要求;對于新建企業和壟斷性企業尤其適用 不足:外部分析通常無法利用;預算的主觀性,未必可靠 選擇:需要分析企業的發展趨勢,選擇歷史標準 需要分析企業預算執行情況,使用預算標準 外部分析者對企業進行獨立分析,使用行業標準 債權人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一般采用經驗標準 第二章財務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素分析法、Excell分析法1、比較分析法(1)橫向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 指標變動額 指標變動率 (2)縱向比較分析法(垂直分析法) 根據某一期報表中各項目的比重,把握項目與總體關系及其變動情況 2、比率分析法標準比率的確定 算術平均法:將若干相關企業同一比率指標相加,再除以企業數所得出的算術平均數 綜合報表法:將各企業報表中的構成某一比率的兩個絕對數相加,然后根據兩個絕對數總額計算的比率 中位數法 3、趨勢分析法定基指數=計算期數據/固定基期數據; 環比指數=計算期數據/上一期數據
4、因素分析法
(1)連環替代法(例)
推薦閱讀:
5647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