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減值損失與營業外支出的關系是什么?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
營業外支出是指不屬于企業生產經營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應從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和出售的凈損失、非季節性和非修理性期間的停工損失、職工子弟學校經費和技工學校經費、非常損失、公益救濟性的捐贈、賠償金、違約金等。
資產減值損失影響營業利潤嗎?
資產減值損失屬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影響企業的“營業利潤”;營業外支出是非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影響企業的“利潤總額”。
資產減值損失屬于損益類科目嗎?
資產減值損失在會計核算中屬于損益類科目,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經過對資產的測試,判斷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準備所確認的相應損失。
1、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準則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所形成的損失
2、本科目應當按照資產減值損失的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3、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準則確定資產發生的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
4、企業計提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貸款損失準備等后,相關資產的價值又得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貸記本科目
5、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無余額。
上文中已經講到了資產減值損失與營業外支出的關系,以及資產減值損失屬于損益類科目的資料,看完后相信你應該已經清楚了資產減值損失的情況;
推薦閱讀:
5645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