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的發出成本計算方法:
1.先進先出法:
(1)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即用于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單位在后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2)影響:在 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物價持續下降時則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2.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它是指對發出的存貨分別認定其單位成本和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要求具體存貨項目具有明顯的標志,而且數量不多、價值較大,如大件、貴重的物品。逐一辨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進、生產時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
3.移動加權平均法:指企業按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明細分類核算時,以各批材料收入數量和上批結余材料數量為權數,計算材料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計價方法,每購進一批材料需重新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據以作為領用材料的單位成本。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單位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4.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出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實際成本+本月進貨實際成本)÷(月初存貨數量+本月進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二、已售存貨成本的結轉
1.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
2.對已售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的,還應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按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也應按 比例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3.企業的周轉材料符合存貨的定義和確認條件的:按照使用次數分次計入成本費用, 金額較小的,可在領用時 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移動加權平均法例題及解析
下列關于移動加權平均法的公式敘述中,正確的有()。
A移動平均單價=(原有存貨的成本+本次進貨成本)/(原有存貨的數量 +本次進貨的數量 )
B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成本之和)/(原有庫存 存貨數量 +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之和)
C本批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批發出存貨的數量 *購進時候存貨的單價
D本批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批發出存貨的數量 *移動平均單價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為:移動平均單價=(原有存貨的成本+本次進貨成本)/(原有存貨的數量 +本次進貨的數量 )本批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批發出存貨的數量 *移動平均單價
推薦閱讀:
5641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