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以前年度發生的損益進行調整時,將涉及應納所得稅、利潤分配以及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調整。
關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方法,雖然在有關會計制度中作了規定,但因具體處理程序不甚明確,加之會計實務中具體情況復雜,致使此項業務會計實務中差錯率極高。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結轉到哪里
企業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需要將調整的損益數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同時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調整。然后再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余額結轉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調整利潤以后,肯定需要調整盈余公積的計提數。最后還要調整本期會計報表未分配利潤期初數。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舉例舉例說明:
2021年6月,稅務部門在對A公司進行稅務稽查時發現,該公司在2020年度多提固定資產折舊10000,要求企業作納稅調整,由于A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所以需要補交所得稅2500。A公司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如下:
調整折舊
貸:累計折舊 10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000
補交所得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25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500
A公司繳納需要補的企業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500
貸:銀行存款 2500
調整未分配利潤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7500(10000-25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7500
調整盈余公積
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750
貸:盈余公積 750(75000×10%)
從損益類賬戶的性質來看,這些科目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記錄企業當期的經營成果。企業結束一個會計分期后,這些科目的使命自然也就需要結束了。
推薦閱讀:
5641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