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數是企業用來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當利息保障倍數較高時,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強,那么企業利息保障倍數公式怎么算?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費用,其中息稅前收益(EBIT)=利潤總額+財務費用;息稅前利潤(EBIT)=凈銷售額-營業費用;息稅前利潤(EBIT)=總銷售收入-總可變成本-固定運營成本。
利息保障倍數,也稱已獲利息倍數,是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值,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通過分析利息保障倍數這一指標,債權人可以衡量債務資本的安全程度。
保證倍數的值應大于1,該值越高,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擔保倍數指標反映了企業營業收入是所需債務利息的多少倍,企業盈利能力的大小,以及盈利能力對償還到期債務的保證程度。它不僅是企業負債經營的前提基礎,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標志。如果利息保障倍數過低,企業將面臨虧損風險,償債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降低。
負利息保護倍數意味著什么?
保證倍數為負。直接原因是利息支出為負,是利息收入高于利息支出造成的。即企業從銀行存款、投資債券或其他固定收益投資理財中產生的收益高于企業從銀行貸款或發行債券進行債務融資所支付的利息。
推薦閱讀:
5641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