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小伙伴們問到,固定資產已經提完折舊了,可以做報廢處理嗎?但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固定資產只要還能正常使用的話都不會也不需要做報廢處理,實際報廢的時候會計才需要做報廢的賬務處理,那具體固定資產報廢賬務處理怎么操作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在新會計準則做了修改的前提下,固定資產報廢賬務處理的會計科目也有了新的變化,如果企業的固定資產是受到自然災害等天災而發生毀損、喪失使用功能等而報廢的,利得和損失不得相互抵銷,分別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和“營業外支出”科目;如果是人為原因如經營不善要轉讓固定資產如機器設備或者抵債,處置固定資產獲得的利得和損失都計在“資產處置收益”科目下面。
具體的固定資產報廢賬務處理會計操作可以參考下面的一種做法:
第一步:將固定資產準備清理的時候,
借: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如計提)
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原值
第二步:處置報廢獲得收入的時候,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企業處置了固定資產卻沒產生收入,這個步驟的會計賬務處理可以先不做。一旦發生了收入,就要繳稅,具體的計稅方法之前已經說過了。
借:現金/銀行存款等
貸: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第三步:清理凈損益結轉:
如果固定資產報廢賬務處理有損失的,
借:營業外支出——非流動資產損失(非流動資產毀損報廢損失)
資產處置收益——非流動資產損失(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如果還有部分收益的: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非流動資產收入
資產處置收益——非流動資產損失
推薦閱讀:
5635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