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財務分析也是一樣。如何進行財務分析?那得先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入手!當你不知道財務分析如何著手的時候,不妨從模仿開始。
下面分享一篇財務分析方法的文章。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介紹分析思路,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本分析和投資分析。
一、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根據上面的思維導圖,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是從三個方面進行的,①是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分析;②是產品盈利能力分析;③是分析凈資產收益率。
1、 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的判斷,主要是看利潤表,包括如下5個方面的內容;另外,我們還要去計算一些指標,比如毛利率和總資產回報率;并且去跟同行企業作比較。
我們以老板電器為案例講解。
老板電器這五年來都在賺錢,凈利潤從2013年的5.68億增至2017年的14.61億,而且這5年來其利潤的增長速度都在20%以上。另外,5年來老板電器的毛利率都在50%以上,凈利率在15%以上,總資產報酬率也在15%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所以從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的角度看,老板電器還不錯。
2、 企業產品盈利分析
企業有那么多產品,哪個產品的盈利能力最好?哪個產品的盈利性最差?企業各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是多少?它的競爭對手有哪些?明明這些都是常識,但我們卻很難找到這些資料。
我們再次以老板電器為例做介紹。
老板電器55%的收入來自吸油煙機的銷售,但其毛利最高的產品是燃氣灶,不過燃氣灶收入只占總收入的26%。消毒柜和其他產品的毛利率就要低一些,所幸它們占收入的比重不高。
3、 凈資產收益率
在這里再次對凈資產收益率做一次系統的介紹。也就是再介紹一次杜邦分析。
凈資產收益率表示的是股東每投入一分錢,能帶來多少利潤。
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①銷售凈利率代表是每一份銷售收入,能帶來多少利潤。
②總資產周轉率代表的是每一份總資產,能帶來的銷售收入是多少。
③權益乘數代表的是企業的資產中,哪些是自己投入的,你投入的越少,表明你能撬動的外部資源越多。
所以:凈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可理解為:
股東投的每一分錢帶來的利潤是怎么來的:
①你投入的自己的生意賺不賺錢;
②賺錢的話,一年賺幾次;
③除了用自己投入的錢賺錢,還能不能用別人的錢賺錢。
當然,凈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我們還可以繼續拆分。
二、 成本分析
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隨著銷量的增加,企業的利潤也會越高,不僅可以覆蓋企業的固定成本,企業還會盈利。這就是規模經濟。
在看到一家企業的報表的時候,我們通常先看企業有哪幾種產品,然后看每種產品的銷量是多少,最后把所有產品的成本拆分成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算出盈虧平衡點在哪里。
企業的產品種類可以從年報中的業務構成中得知,部分企業的銷量數據也可以從年報中得知,成本的分拆需要根據年報成本構成的數據自己計算。
三、 投資分析
我們投資一家企業的時候,是希望它能夠高速成長,但是企業的成長收入的增長,不管是開門店還是添置資產,都需要現金流去保證。這時候我們就要用到這個工具:基于價值創造和增長率矩陣的判斷。
如下圖所示,縱軸是價值軸,橫軸是現金軸。
縱軸以(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為依據,橫軸以(投資回報率-資本成本)為依據。
1、 增值型現金短缺
第一象限屬于增值型現金短缺。由于投資回報率大于資本成本,所以企業的價值是增加的;但由于企業的銷售增長率要大于可持續增長率,也就是企業成長所需要的資金量、要多于企業可提供的資金數量,所以說企業資金短缺。
這個時候的企業就要借錢去了。短期融資可找銀行借款;長期融資可以去找機構投資者發行債券。
2、 增值型現金剩余
在第二象限里,企業的投資回報率要大于資本成本,所以其價值是增加的;但企業的銷售增長率要小于可持續增長率,說明企業有現金剩余,有錢沒花完。
這個時候的企業就得去尋找增長機會了。不管是擴大生產內延式增長還是去并購,不要讓資金閑置浪費才好。
3、 減損型現金剩余
第三象限的企業投資回報率要低于資金成本,但是企業的現金有剩余。這樣的企業賺錢能力不強,要考慮開發新產品或者怎樣,提高盈利能力。
4、 減損型現金短缺
第四象限的企業,不僅投資回報率低于資本成本,而且又沒有錢,所以這樣的企業,或者把自己賣掉或者資產重組,或者干耗賴活著。
這些道理都很簡單,難的是數據的獲取。從何處得知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和資本成本,從何處得知企業的銷售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歡迎留言!
四、 總結
財務分析是用來分析企業的,通過上面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盈虧平衡點的分析,以及對企業成長性的分析,我們對企業就可以有個大體判斷了。
推薦閱讀:
5635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