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獲利息倍數是什么意思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相對于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重點衡量的是企業長期償債能力。
已獲利息倍數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已獲利息倍數越大,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指標在行業應用角度分析,已獲利息倍數等于3時比較合適,而且從長期分析指標至少應大于1,才可以滿足企業正常經營的實際體現。當已獲利息倍數結果為負值時,則指標在業務中沒有任何意義。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上期:利潤總額=4000,利息支出=200
本期:利潤總額=4200,利息支出=300
根據“已獲利息倍數”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已獲利息倍數=(4000+200) / 200=21
本期:已獲利息倍數=(4200+300) / 300=15
從“已獲利息倍數”的分析結果來看,該企業在2020年和2021年的已獲利息倍數都比較高,雖然本期的已獲利息倍數相比上期有一定下降,從12降低為15,但結果仍然明顯高于業務的一般標準(3倍),從這里初步可以判斷企業有比較強的償付負債利息的能力。
推薦閱讀:
5635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