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雖然是納稅人,但是需要自己親自繳納稅款的情況卻很少。當然,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我們獲得收入時并不需要自己繳納個稅,而應該由實際支付一方代扣代繳。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不按時繳納稅款也是風險的。畢竟,企業不按時繳納稅款,不僅面臨處罰的情況,在繳納稅款后同樣需要繳納滯納金。
企業繳納個稅稅款滯納金時,計入什么科目?
個稅滯納金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的借方。具體來說,企業繳納個稅滯納金時,借記“營業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按時繳納稅款。企業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稅款,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滯納金。具體來說,《征管法》對此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企業不能按照規定繳納稅款時,需要按天征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營業外支出”科目主要核算與企業正常運行無關的支出。比方說,罰款、滯納金以及其他非正常損失等。
舉例說明:
公司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個稅,在實際繳納稅款時,不僅繳納了6600的個稅,還被征收了33的滯納金。
公司的會計分錄如下:
補繳稅款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6600
貸:銀行存款 6600
繳納滯納金
營業外支出-滯納金 33
貸:銀行存款 33
當然,上面的兩個會計分錄也可以合并為一個。我們根據自己熟悉的方式,編制正確的會計分錄即可。
個稅滯納金可以稅前扣除嗎?
對于企業來說,個稅滯納金不能在企業所得匯算清繳時稅前扣除。也就是說,個稅滯納金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進行納稅調增處理。
畢竟,個稅滯納金和企業的正常經營沒有關系。這部分支出,就是由于企業相應人員工作失誤導致的。
當然,個稅滯納金雖然不能在稅前扣除,但是并不影響企業的會計處理。企業根據支出情況具體做賬即可。對于企業來說,稅會差異處處存在!
滯納金到底應該由誰承擔?
這一部分滯納金雖然是個稅滯納金,但是實際承擔者不能是個人,而是企業自己。
對于企業來說,給職工支付工資時,需要提前把應該繳納的個稅扣下來。這樣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扣下的個稅交給國家即可。
雖然企業把個稅正常扣下以后,但是由于企業自身工作失誤,導致個稅沒有按時繳納,從而產生了滯納金。滯納金的產生和個稅的納稅人沒有關系,自然需要代扣代繳的企業承擔這部分意外費用。
推薦閱讀:
5635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