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收益、遞延資產負債這類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下面就來講講遞延收益放資產負債表哪個科目。
遞延收益屬于資產負債表哪個科目核算?
應當計入“其他非流動負債”項目,沒有“遞延收益”這個科目,有“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兩個科目。遞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額,一般在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方的“預計負債”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而如果按新會計準則的做法,“遞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額,應該在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負債項下的“其他流動負債”欄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長期負債里有遞延收益這一項,放到這里。如果遞延收益已經確認為營業外收入等,就在利潤表總體現。
遞延收益為什么屬于負債類科目呢?
遞延收益是指企業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即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內分期確認為收入或收益,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置“遞延收益”科目進行核算。
與資產相關的補助:與資產相關的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補助。其中“與資產相關”,是指與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相關。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補助,不能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應當確認一項負債(遞延收益),自相關資產形成并可供使用時起,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后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推薦閱讀:
5634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