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成立之后進行做稅務登記時,會面臨兩種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那么這兩種選擇有什么區別?如何判斷哪種更適合自己的公司呢?
1、看規模
如果公司投資規模大,年銷售收入很快就會超過 500 萬元,建議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如果估計公司月銷售額在 10 萬元以下,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如果納稅人在連續的12個月內的銷售收入達到一定的標準(不同行業有所不同,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就必需去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2、看買方
如果你后期合作的客戶是大可客戶,需要3%以上的增值稅發票來抵扣進項的話(“不動產銷售和租賃業的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專票是5%的,其他行業的只能開3個點的。),這樣建議直接認定一般納稅人,否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3、看抵扣
如果你的公司成本費用構成取得增值稅專票占比高(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票,但是由于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所以不能抵扣進項稅額
),進項稅額抵扣充分,通過測算估計增值稅稅負低于 3% ,建議選擇認定一般納稅人,否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4、看行業
如果是 13%稅率的行業,且為輕資產行業。這類行業一般增值稅稅負較高,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否則選擇一般納稅人。
從小規模納稅人變成一般納稅人有兩種途徑
一是自愿申請,只要滿足有固定場所和依法建賬這兩個前提條件,就可以自愿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二是被動申請,如果納稅人在連續的12個月內的銷售收入達到一定的標準(不同行業有所不同,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就必需去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辦理流程:
1、企業應提出書面申請報告,并提供有關證件、材料;
2、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提交的申請報告和相關材料、證件進行初審,不通過納稅人申請的,會把材料退回納稅人;同意納稅人申請的,會發放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
3、納稅人按照標準填寫好納稅人申請認定表后,連同有關證件、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認定。
一般納稅人相比較小規模來說做賬更加復雜,特別是每個月必須按時申稅報稅,企業必須有專業的在職會計才可以,在代理記賬公司一般納稅企業的收費也會比小規模納稅高,對于開票少,合作單位也是小規模的就可以注冊小規模。
推薦閱讀:
5632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