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商標網時都會咨詢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相關問題,這說明有一部分人對這個問題還不太了解,不知道您了解嗎?那么接下來就由小編貸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
1.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必備要件之一,如果企業沒有知識產權或僅有商標權,將難以通過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些企業往往以購買的或者所謂“產學研”合作方式取得的驗新報告充作自主知識產權。
2.虛報研發費用,一些企業管理松散,未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核算,造成目前研發費用不足。也有一些企業通過外地的所謂研究學院,虛假開具發票,即套出資金,偷逃個人所得稅,又能達到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使用的要求,還能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3.科技和研發人員比例達不到規定指標。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由于生產技術工人較多,科技人員和研發人員的比例無法達到30%和10%的最低要求,建議企業通過勞務外包或分立生產環節提高科技和研發人員的比例。
4.高新技術產品銷售達不到認定要求,申報資料失實。一些企業在取得某項產品的“高新產品認證”后,因產品成本、市場等因素未能大規模銷售,讓其他產品以該新產品名義開具發票作銷售,虛增高新技術新產品銷售金額。也有的企業,用取得的高新技術新新產品零配件,生產到其產品中,以產品銷售混做高新產品的銷售。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缺乏稅收籌劃意識。目前,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推行稅收籌劃的過程中,存在著稅收籌劃意識薄弱的問題。因此,在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稅收籌劃的過程中,需要企業內部整體工作人員共同參與,才能夠確保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有效開展。然而,實際上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缺乏稅收籌劃意識,致使企業稅收籌劃實施的效率低下,并且其重要價值難以充分發揮。
2、缺乏對稅收政策的透徹理解。大數據時代,稅收政策信息的有效收集,能夠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然而,因為網絡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影響,稅收政策信息通過各種釣魚網站被錯誤地傳達,或者被一些非專業人士錯誤地進行解讀。而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由于缺乏稅收籌劃意識,再加之缺乏專業的優質財務工作人員,致使高新技術企業缺乏對稅收政策的透徹理解,從而對問題的把控不夠精準。
3、稅收籌劃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高。眾所周知近年來,企業對于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很多企業的稅收籌劃人員的業務能力還有待提高,他們往往缺乏對稅收籌劃的全面認識,并且信息技術水平有限,很難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施稅收籌劃,嚴重影響了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的有效實施。
[]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熟悉國科發火2016年32號《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國科發火2016年195號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指引。
1,賬務處理
按會計準則規定就可以,需要特別說明,賬務處理應當按研發立項的項目進行項目核算。
一般處理會計科目
發生研發費用
借,研發支出
貸,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
結轉
借,管理費用(費用化研發支出)
借,無形資產(資本化研發支出)
貸,研發支出
賬務處理一般比較簡單
2,風險防范
(1)最大的風險
企業沒有實質的研發而強行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這個風險最大,造價最多,也最容易被查出來取消高企資格
防范就是,沒有研發不申報高企
(2)如果有真正的研發風險大的是共用費用的分攤
比如,研發和非研發共用設備
需要企業管理跟上,記錄設備使用的工時,或人工工時,或采用其他方式進行合理的分攤。
同樣的問題可能在人工費上也存在。
(3)普通會計人員對高企認定的文件不熟悉
主要是不熟悉文件,對認定的要求不了解,容易財務記錄出問題,費用計入混亂,不合規等
防范的方法,對普通會計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培訓,講解。提高認識個了解管理的需要
3,特別說明的
高企認定和加計扣除是不同的文件規定,兩者相同也有不同,需要區別對待。
高企認定以科學技術局廳為主,財稅稅收為輔。
加計扣除完全是財稅規定。
會計對研發有專門的準則,和以上規定也有區別。
以上僅是比較大的風險及防范,因為各企業管理不同,風險無處不在,需要主管人員及時跟進,及時處理。
關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問題和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
5628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