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區別啊,主要看你公司為你辦理的是怎樣的醫療保險,目前的醫療保險分為基本醫保、住院醫保。這兩種保險都含有大病醫療。基本醫保單位負擔的費用為百分之八,個人百分之二。而住院醫保公司只負擔百分之五點八,個人不負擔費用,只有每月5元的大病醫療。
一般的單位根據情況會選擇最低的繳費方式,也就是住院醫保,這樣的醫保當然只有住院才能享受報銷。
本地人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基本醫保,自己貼補單位應繳而未繳的差額,這樣的醫保不僅可以在門診刷卡,而且大病住院同樣報銷。
你應該問一下公司負責社保方面的人事管理員。
社保異地繳納與本地繳納的區別如下:
1、繳費基數不一樣。
各省的繳費基數一般都不同,拿天津市來說,養老保險繳費版比例為28%,其中權20%由單位繳納,8%由個人繳納。這個比例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你在國企、外企還是合資企業,在每個企業都是這個比例。
2、個人帳戶不同。
本地戶口的醫保有個人帳戶,也就是醫保卡內有錢,可以刷卡買藥,可以享受門診報銷,外地戶口的醫保是沒有個人帳戶的,只能享受住院報銷。
3、社保轉移不同。
如果你在現在的城市沒繳納過社保,是要新開戶繳納的之前在其他城市、其他省的社保是需要辦轉移的,這個自己選擇,不轉移之前交的就作廢了,不會自動累計到你新的賬戶上減員表是你辭職的時候單位轉出你社保關系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外地戶口和本地戶口的繳費基數不一樣,本地戶口可以只繳納醫保,而外地戶口最起碼需要繳納醫保和養老保險,不能單獨繳納醫保。
【法律分析】
1、職工醫療保險的話不區分本地戶籍還是異地戶籍,只是部分地方區分了農業戶籍、城鎮戶籍。
2、非職工醫療保險的話,本地城鎮戶籍者可以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本地農業戶籍者可以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非本地戶籍者不能參加上述兩個保險。
【社保異地繳納與本地繳納的區別】
1、繳費基數不一樣。
由于各省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所以各地的繳費基數一般都不同。
2、個人帳戶不同。
本地戶口的醫保有個人帳戶,也就是醫保卡內有錢,可以刷卡買藥,可以享受門診報銷,外地戶口的醫保是沒有個人帳戶的,只能享受住院報銷。
3、社保轉移不同。
如果你在現在的城市沒繳納過社保,是要新開戶繳納的之前在其他城市、其他省的社保是需要辦轉移的,這個自己選擇,不轉移之前交的就作廢了,不會自動累計到你新的賬戶上減員表是你辭職的時候單位轉出你社保關系用的。
【本地和異地醫保為什么會區分】
醫療保險之所以要分為本地醫保和異地醫保,主要是以參保地作為劃分的標準。醫保雖然是屬于屬地化管理,但并不是異地就醫,也不影響異地報銷。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醫療保險的繳費水平也是完全不同的。由于醫療保險涉及到醫療基金的保障,而醫療基金是解決我們住院費用的救命錢,這和經濟發展水平、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等存在很大的關系,為了更有效地保障參保人的權益,現在醫療保險基本上采取地市級統籌的方式,其目的還是達到以豐補歉的效果。
異地交社保和本地交社保的區別主要是繳費基數不一樣、個人帳戶不同、社保轉移不同等。
由于各省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所以各地的繳費基數一般都不同。本地戶口的醫保是有個人帳戶的,也就是醫保卡內有錢,可以刷卡買藥,可以享受門診報銷。外地戶口的醫保是沒有個人帳戶的,只能享受住院報銷。
如果在現在的城市沒繳納過社保,是要新開戶繳納的,之前在其他城市、其他省的社保是需要辦轉移的,這個自己選擇,不轉移之前交的就作廢了,不會自動累計到你新的賬戶上。
社保繳納的發展狀況
步入2015年,全國已有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地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準。與2014年相比,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
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推薦閱讀:
5615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9人閱讀
1204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