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管理是生產、計劃、控制的基礎。庫存管理不僅要根據外界對庫存的要求還要結合企業訂購的特點,對庫存進行預測、計劃和執行補充,對這一系列動作進行有效控制就要講究庫存管理方法。庫存管理的核心是“與庫存物料的計劃與控制有關的業務”,最終目的是使生產運作起來。
那么優秀的庫存管理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來看看幾種庫存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準時生產制庫存管理方法(JIT)
JIT是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以需定供、需定產(即供方根據需方的要求,按照需方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時間、地點等)的要求,將生產物資或采購物資,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且有質量、有保證地送到指定地點。
通過看板工具,進行看板管理,保證了生產的同步化和均衡化,實行“適時、適量、適物”的生產,效果尤為明顯。
二、經濟批量型庫存管理方法(EOQ)
(1)在一定時期內,明確了解某項庫存的耗用量或銷售量,這一數量在分析期保持不變。
(2)每次訂貨成本固定不變。
(3)單件庫存儲存成本固定不變。
(4)庫存能得到及時有效補充。
經濟批量法是有一定限定條件的:分析對象的使用或減少必須是均衡的。
三、ABC分類控制庫存管理方法
將企業的全部存活分為A、B、C三類,管理時對金額高的A類物資作為重點加強管理與控制;B類物資按照通常的方法進行管理和控制;C類物資雖然品種種類繁多,但價值不大,采用最簡便的方法加以管理和控制。
四、再訂貨點庫存管理方法
用來明確啟動補給訂貨策略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于再訂貨點即補給訂貨。當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須使用合適的安全庫存來緩沖或補償不確定因素。
再訂貨點=采購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庫存
五、庫存管理盤點實踐法
(1)查清實際庫存量是否與賬單相符
(2)查明存貨發生盈虧的真正原因
(3)查明庫存貨物的質量情況
(4)查明有無超過儲存期限的存貨
這款庫存管理方法系統可以幫助工廠從訂單到排產、生產工藝、工序流轉、過程管理、物料管理、質量檢查、訂單發貨和數據統計分析的全流程信息化管控,通過工廠信息化、可視化和生產管理水平提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大幅提升中小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力
推薦閱讀:
5606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3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7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