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宇宙”成為互聯網的焦點,眾多互聯網企業也開始紛紛布局。在手機的應用商店里輸入“元宇宙”進行搜索,立即跳出各種各樣的元宇宙應用,有利用工人智能技術打造的聊天軟件,有沉浸式的虛擬游戲等等,但是這些打著元宇宙旗號的產品,用戶滿意度似乎都不高。盡管如此,追風元宇宙的企業卻絡繹不絕。一年來,我國企業申請“元宇宙”商標的數量超過1萬件,涉及各行各業1500多家公司。科技文娛、企業服務類企業是申請主力,零售、汽車、教育、物聯網公司緊隨其后。但是除部分企業所處行業與元宇宙相關的支持技術有關外,大多數企業蹭概念的痕跡明顯。有的企業要打造“元宇宙的空間體驗場景”,實際上就是文旅行業早已流行多年的VR(虛擬現實)展館、數字景區;有的企業宣稱布局元宇宙,主要動作只是開發虛擬偶像;還有企業提出了“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結果是開發生產可視化平臺。 (央視財經)
推薦閱讀:
騰訊申請注冊“元宇宙”相關商標;商標申請1082件 同比增長10.07%
商標快訊:騰訊申請QQ元宇宙商標;張小泉:公司對“張小泉”相關商標擁有所有權及使用權
商標早訊:貪玩藍月公司申請渣渣灰元宇宙商標;上汽集團注冊新商標:R汽車可能換用中文名
小米元宇宙被搶注商標;華誼兄弟申請注冊多個“華誼兄弟電影樂園”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