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曲換詞”“同詞換曲”,將原歌曲的歌詞或曲調替換為新的內容,形成一首新的歌曲,這種“二次創作”行為,涉及知識產權問題,你知道嗎?近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出品,深圳晚報社策劃攝制的情景式知識產權網上課堂《知識來了》第二季第三期上線推出。
本期節目,圍繞“音樂作品的二次創作”進行科普,生動形象向青少年兒童傳遞知識產權信息。
節目上,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監管人員曾偉榮作為串講人開講,結合案例、數據及法律法規等知識,對音樂作品著作權人的改編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等合法權利進行科普。而在知識產權小劇場,小演員們也結合兒歌的改編進行演繹,生動還原了兒歌作品改編涉及的知識產權。
據介紹,音樂作品由曲和詞兩部分構成,且大多數音樂作品的曲和詞具有可分割性,如果僅改編詞或改編曲,則根據需要分別取得詞作者或曲作者的授權。但如果要對詞曲進行同時改編的,改編人應當同時取得詞曲作者的同時許可。但無論是哪一種改編需求,在創作新的音樂作品過程中使用了他人原創的詞或曲或者整個音樂作品的,無論是否事先征得許可,都應當在最終完成的音樂作品上明確標明改編作品的出處,也要為原作品的詞或曲作者署名。
據了解,近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在青少年兒童知識產權科普工作方面推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舉措,2020年率先在全國創新打造首個情景式知識產權網上課堂《知識來了》,通過“專家串講+小演員情景式演繹”的形式開展,寓教于樂向青少年兒童傳遞知識產權知識。該節目也于日前入選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參評城市經驗做法和改革亮點清單,將為全國知識產權監管系統提供“深圳經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