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的2021年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下稱示范區)籌建名單中,泉州市有1個入選,即安溪鐵觀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
據悉,此次全國范圍內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籌建的示范區共有50個,福建省共2個,另1個為福鼎白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示范區籌建期為3年(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
“安溪鐵觀音”作為全國茶產業首件地理標志馳名商標,創造了茶業總產值、茶業受益人口、茶業從業人員和茶葉產業化程度等多項全國產茶縣領先記錄。此次示范區籌建將給“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推動安溪縣更好地實現“一片茶葉帶動一方經濟、一件商標造福一方百姓”。
近年來,泉州市市場監管系統積極幫扶指導具有地方特色、符合保護條件的“名、特、優、稀”農副產品注冊和運用地理標志商標,將產品優勢轉化成為商標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動能。“十三五”內全市新增26件地理標志商標;2021年以來又新增“小岞蝦仁”“小岞紫菜”“小岞魷魚”“南安蜂蜜”“南安高茹芋頭”5件地理標志商標,目前全市的地理標志商標總量達到50件,覆蓋了“漁、果、蔬、茶、禽、薯、藝(手工藝品)”等各品類,為發揮山海交匯的區位優勢,打好區域“藍色”(海洋漁業)、“綠色”(茶果蔬薯業)、“白色”(德化白瓷業)經濟牌提供了堅實的品牌支撐。
據悉,目前泉州市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58.3萬件,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增注冊商標近32萬件,約占目前注冊商標總量的55%,2021年上半年新增注冊商標7萬多件);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118萬戶,每百戶市場主體擁有注冊商標約49件,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總量達1200件,馳名商標累計數量達159件,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連續10年居全省設區市首位。民營經濟、縣域經濟、產業集群經濟的蓬勃發展,激發了企業打造商標品牌、運用專利保護技術創新成果的熱情,而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又提升了泉州企業的產品競爭力、產業層次,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形成高度契合、互促互進格局,如以茶興縣的安溪,僅茶葉類注冊商標就達3萬多件。(來源:閩南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