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在答復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1323號提案中稱,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基礎學科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制造業知識產權頂層設計,研究發布《制造業知識產權強國實施方案(2021—2025年)》。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此次回函中提及,將積極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識產權和創新成果產業化工作,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發展環境。
為此,工信部還提出了三大舉措來推進落實。
一是統籌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識產權工作,加強關鍵技術領域知識產權布局,研究探索支持制造業關鍵領域布局的專利快速審查與集中審查機制,加強工業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培育,開展知識產權重大問題研究。
二是編制出臺《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試點實施方案》,構建制造業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工作體系。依托產業技術基礎平臺項目,支持北京、江蘇、浙江、重慶、深圳等地開展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試點。
三是支持相關部屬高校參與科研成果“賦權”試點,與地方產業的對接聯絡機制,建設技術轉移專業機構,統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知識產權管理職責,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隊伍。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及,要加快數字經濟建設,而作為國家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相關成果的落地顯得尤為重要。
如今,工信部表示將要牽頭來推進此事,這對于手握核心專利技術的行業公司而言,不管是從金融政策,還是創新激勵層面,都有望獲得更大的支持。
作為國內知名的ICT上市企業,中興通訊在信息通信領域的知識產權布局,可謂走在行業前列。公開信息顯示,公司已連續多年研發投入超百億。
近期,中興通訊披露的半年報顯示,目前公司已擁有8萬余件全球專利申請,歷年全球累積授權專利4萬余件。
今年2月,國際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5G專利競賽的領跑者》報告顯示,中興通訊向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披露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總數位居全球第三。此類專利數量的多少,已經成為了企業領跑行業的重要參照標準之一。
隨后,今年4月份,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LL)也在報告中指出,中興通訊已成為全球5G標準的主要參與者和制定者,公司全球專利布局位列第一梯隊,相關專利技術的價值已經超過了450億元人民幣。
實際上,在工信部表態之前,中興通訊本身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挖掘和發揮無形資產的最大價值。
據了解,公司不僅會和行業主流企業達成專利交叉許可,以商業互動實現新技術到新產品的快速迭代,推動通信行業技術輻射到垂直行業。也會通過轉讓,許可等經營回收合理研發投資,構建創新、經營、再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閉環。
中興通訊知識產權部部長胡毅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公司的知識產權收入實現穩步增長,預計2021-2025年將給公司帶來約45-6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從目前中興通訊的專利布局上來看,除了在運營商、政企、消費者三大傳統業務上持續擴充外,這些年也緊抓汽車電動化的浪潮,在汽車電子等領域也進行了布局。
而在工信部的本次回函中,亦強調了要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開展專利分析、預警與布局研究,探索支持制造業關鍵領域布局的專利快速審查與集中審查機制。
2021年,隨著知識產權對外許可業務的持續突破,中興通訊知識產權收入穩步增長,正在持續為公司帶來現金流收入。產業政策暖風不斷,手握大把專利的中興,令人期待。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