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PO局長Kim Yong-rae宣布,2021年第一季度的國內商標申請數量最多。該局在第一季度所接收到的國內商標申請量為80576件,同比(65826件)增長了22.4%。
這反映了自2018年以來KIPO所接收到的商標申請在持續增長。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的影響,但是該局2020年所接收到的商標申請量同比增長了10.9%,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
隨著全球的商標申請量持續增加,2020年除日本外,美國和中國等主要的多申請國家(multi-application countries)的申請量也同比有所增加。
商標申請所適用的最多的類別為第35類(互聯網或移動商城業務等),適用于該分類的商標申請量同比增加了3349件,增幅為34.9%。這是因為數字化和非面對面經濟的增長導致在線運營商的數量不斷增加(主要體現在第35類的服務上)。
在最近5年,適用于服務的商標申請的增長率(5年平均為12.1%)高于適用于商品的商標申請的增長率(5年平均為7.7%)。
這主要歸因于以下事實:一方面,服務業務每年都在增加。另一方面,公眾對于商標保護意識的提高似乎也對商標申請的增加產生了影響。
2020年發生了多起第三方仿冒他人商標的案例。這些案件使公眾自然而然地意識到商標申請的重要性。這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了解商標制度的機會。
KIPO商標外觀設計審查局局長Mok Seong-ho表示:“在商標申請數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KIPO正致力于準確處理商標申請的審查工作。為了注冊一件商標,人們需要在業務準備階段提前遞交商標申請。”(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