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賣炸糕的店鋪多到數不過來,但是,自1991年至今,京天紅炸糕的人氣一直爆滿,更被譽為全北京最好吃的炸糕。
不過,不知從何時起,北京市面上卻涌現出了多家山寨門店。除了深受山寨店困擾,“京天紅”也同樣遇到了很多知名品牌都遭遇的問題——商標被搶注。
“京天紅”商標被搶注?
中國商標網數據顯示,“京天紅”品牌方于2009年10月15日申請注冊了第7758705號第43類“京天紅 JTH”商標。然而,由于保護類別不全,導致多個類別的“京天紅”商標被人捷足先登。
例如,劉某某就先后注冊了第30類、第35類、第32類、第29類的“京天紅”商標。2019年6月,“京天紅”的品牌合作伙伴鳳起龍游更被劉某某以涉嫌侵犯商標權為由起訴至法院。
在意識到商標問題后,“京天紅”品牌方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挽救措施,一方面,積極進行相關商標布局。
另一方面,針對他人注冊的“京天紅”商標,“京天紅”品牌方提起了無效宣告申請或者連續三年不使用的撤銷申請。
近期,劉某某持有的第29類、第30類、第32類“京天紅”商標,均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予以宣告無效。
就目前來看,在“京天紅”系列商標爭奪戰中,“京天紅”品牌方暫勝一局。
據了解,對于國家知識產權所作裁定,劉某某表示不服,將在法定期限內向北京知識產權提起行政訴訟。
這意味著這起“京天紅”商標糾紛案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至于“京天紅”品牌方最終能否大獲全勝,只能等進一步的結果出來。
事實上,近年來,涉及老字號、老品牌的商標案件逐漸增多,比如南北稻香村之爭已持續十余年之久。
蘇州稻香村VS北京稻香村
中國糕點行業并存兩家著名的“稻香村”,北稻和蘇稻。
據悉,蘇稻1773年始于蘇州觀前街,當時叫“蘇州稻香村茶食店”。而北稻則于1895年在前門大柵欄觀音寺外大街開店,當時叫“稻香村南貨店”。
蘇稻和北稻曾和平共處多年,2003年至2008年期間北稻兩次被蘇稻授權使用糕點類“稻香村”商標。
然而,隨著網絡電商的興起,原有的地域格局被打破,南北稻香村的利益出現了矛盾,雙方開始對簿公堂。
2006年7月18日,蘇稻公司申請注冊扇形“稻香村”商標,北稻提出異議,使其未能注冊成功。
2010年起,北稻公司開始申請注冊“北京稻香村”商標,2015年注冊成功。隨后,北稻向蘇稻提起訴訟,要求蘇稻不得使用手寫體“稻香村”,如要使用則需加上“蘇州”以示區別。
自2015年起,北稻與蘇稻分別在多地以涉嫌商標侵權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雙方各有勝負。盡管持續了長達十年,目前,南北稻香村的商標糾紛仍未解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字號、老品牌陷入了一系列的商標糾紛。商標承載了一個企業的信譽,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工具,對于企業及其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老字號、老品牌的擁有者或傳承人應當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意識。提前注冊相關商標,及時完善商標布局,針對被人搶注的商標及時提出異議或者提起無效宣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