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在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方面華為居首。
2020年1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了2019年專利、商標等年度統計數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主任、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表示,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萬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據介紹,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6.1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4.4萬件,占95.4%。截至2019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萬件。
數據顯示,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3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132.0件)、上海(53.5件)、江蘇(30.2件)。
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位的國內(不含港澳臺)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510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件)、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2614件)。
胡文輝表示,2019年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知識產權質量效益持續提升,“高價值專利的審查周期和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都在壓縮,這些數據表明知識產權提質增效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從源頭上,知識產權得到了更多、更快的保護”。
在商標方面,2019年,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為783.7萬件,商標注冊量為640.6萬件,其中國內商標注冊617.8萬件。截止2019年底,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521.9萬件,同比增長28.9%,平均每4.9個市場主體擁有1件注冊商標。
2019年,我國共審結商標注冊申請825.3萬件,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4.5個月,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對于知識產權職稱制度改革情況,胡文輝介紹,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知識產權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對建立完善相應的人才評價制度呼聲強烈、需求迫切。2019年,我國在國家層面的經濟職稱系列中正式增設了知識產權專業,并且職稱名稱直接以專業命名,為助理知識產權師、知識產權師、高級知識產權師和正高級知識產權師,極大地完善了知識產權人才評價制度。
“目前,知識產權局正在積極配合人社部做好知識產權專業科目考試相關準備工作,確保改革平穩落地、順利實施,更好地團結凝聚各類知識產權人才,進一步激勵和保護全社會創新。”胡文輝表示。
胡文輝還透露,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了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制定工作機制,成立了包括32位高層戰略專家在內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并積極推進綱要專題研究工作,形成了90余份子課題研究報告,目前已經形成了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的初稿。
如果喜歡知春路知識產權的文章,可以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專利申請 網,更多精彩的資訊等著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