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初創企業起步之初,尤其是中小企業缺乏較為堅實的成長基礎、發展資源,市場的占有率低,抗風險的能力弱。但是絕大多數創業企業都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也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知識產權這個載體把企業的創新固化下來,知識產權的排他性才會使這些創新點成為企業增值的核心。
一般而言,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分為專利保護、商標保護和版權保護三個部分。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不同類型的企業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也要有側重點,全方位保護的同時要有重點的管理。
小編認為,只有提升初創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引導初創企業建知識產權競爭壁壘,發揮知識產權的優勢,同時避免侵權他人知識產權的理念,才能最終助力初創企業的良性發展,贏得未來競爭的先機。
專利保護
首先,技術創新是一個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初創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對研發型的科技企業而言,專利就是生存之本、立足之基,一些核心專利更是企業取得風投的關鍵,同時高質的專利還可以通過許可或授權獲得高額的授權費用。產品角度上,技術創新可以提升產品的功能和特性,有效改善用戶體驗度,技術創新在產品使用方面能夠帶來不一般的改變,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優勢。
因此,專利保護對諸如此類的科技研發型企業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企業擁有的技術是別人不具備、獨一無二的,那就應該積極并且盡早的申請專利保護,在產品未上線之前就做好專利的布局,第一時間獲得專利權。有了法律保障就可以建立競爭壁壘,假設有其他企業進行技術的仿冒,就可以利用專利權對競爭對手進行維權。
創新技術的保護通過專利保護實現,并且我國專利主要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外觀設計專利三種,每一種專利類型都有不同的保護客體,不一樣的審查制度和不一樣的使用方式。因此我們要根據創新的不同特點,根據具體情況著力進行專利布局。
商標保護
商標是企業無形資產的一種集中體現,商標保護就是品牌保護。品牌能使企業的產品在消費者中建立識別性,使消費者對初創企業的產品和其他企業產品能夠建立區分。所謂企業戰略未動,商標注冊一定要先行。
商標布局的第一步便是注冊商標,只有注冊了商標,企業在進行宣傳推廣時才有了載體,有效避免在積累一定商譽后,商標卻被別人搶注現象的發生。商標作為品牌的集中體現,其價值也會隨著企業的商譽而不斷增值,一枚優質的商標之所以會產生上百萬、千萬的價值,就是因為所賦予的無形價值在不斷的增長。
相反,如果缺乏完善的商標保護,那么通過推廣、經營慢慢積累的品牌很可能被他人霸占,我們所知的滴滴打車、陌陌以及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的商標之爭等等,都是商標意識不足而產生的血的教訓。而且,商標被搶注,還有可能被競爭對手倒打一耙,成為商標侵權的責任人,得不償失,嚴重的還要負刑事責任。
因此,初創企業不僅要及時注冊商標,而且在最初商標注冊時,最好已經想好一個產品鏈,在可能涉及的類別都進行一下商標的查詢,宏觀綜合考慮之后再進行完備的商標注冊,對未來進行清晰布局。像阿里集團就把“阿里爸爸”、“阿里姐姐”、“阿里奶奶”等都進行了注冊。由于現在商標注冊的價格比較低廉,創業者可以根據企業的業務類別進行有針對性地注冊,也可以考慮較為全面的方式進行商標保護。
版權保護
對創意類企業和軟件企業來說,版權的保護顯得更加重要。著作權保護的是內容,這些內容主要包括文字作品、電影電視劇、音樂以及軟件等等。對于內容生產企業而言,如何保護自己的內容,打擊未經許可的傳播和復制行為關乎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發展成長。
我國的《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自創作之日起就獲得保護,所以初創企業要及時進行版權登記,以此能夠更好的證明權利歸屬便利維權,版權登記之后版權所有者獲得了登記證書,可以更方便地行使自身權力。我們常說的打擊侵權之前自己先得有權利,這個權利就是著作權。
我們知道,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獲取極為方便,簡單地將作品復制粘貼就可以將其傳播,盜版的方式極為靈活。對于網絡資源,初創企業也不能輕易地復制粘貼就為我所用,靠其獲利很容易涉及到侵害他人的權利。在公司內部,員工也應該使用正版辦公軟件,如果放任員工使用盜版軟件而疏于管理,也很容易走入版權侵權的禁區,無視員工使用非授權軟件的行為,等到被維權就晚了。
俗話說“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除以上需要保護的內容外,初創企業還應該學會規避不必要的知識產權風險,避免無意之中侵害他人的知識產權利益。如專利上進行可實施性檢索,檢索的范圍包括行業內的主要技術和競爭對手申請的技術;商標上進行商標檢索,看看是不是侵權了他人的品牌;版權上也要看自己的產品是不是存在侵權他人的內容。明了自己的產品是否侵權他人知識產權和其他權利,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總之,對初創企業來說知識產權是未來發展的強大競爭力和助推力,積極保護與管理知識產權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實現增值,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來源:中細軟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