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被侵權了,只能要求對方停止該行為并賠償損失?如果喜歡知春路知識產權的文章,可以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免費查詢商標 網,更多精彩的資訊等著您!
多數人認為這種處罰力度太輕,要知道侵權方從中獲取的利益比賠償數額還高,所以才導致非法售賣侵權盜版影視資源鏈接的行為依然比較猖獗。
要不咋說互聯網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甭管是影視劇還是音樂,只要你想看、想聽,在網上隨手一搜都能搜到。
比如電影《湄公河行動》在上映第一天,網絡上便流出了大量盜版資源。電影出品方曾估計過,《湄公河行動》因此損失的票房高達3到5億。
還有這些年來新上映的電影均遇到過較為嚴重的的盜版侵害,往往在上映的幾個小時后,就有數以百萬計的網民能夠通過各類社交平臺觀看到搶先版。
此外,這種倒賣資源的團隊還擁有大量的正在視頻網站需要付費觀看的電視劇資源,例如某視頻網站上擁有VIP會員才能第一時間觀看的電視劇,在網站更新前就會流出網絡盜版資源。
網絡盜版屢禁不止
不得不說,每年盜版資源的方式層出不窮,這損害的無疑是整個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雖說各界人士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電影版權,可想打擊盜版行為實在太難了,并且過高的維權成本容易讓人半途而廢。 無論是制片方、發行方,還是放映商,對于并不難尋的網絡盜版都心知肚明,但從他們對盜版行為訴諸法律并獲得裁判的例子甚是少見。
因為對于大多數產業商家而言,對盜版行為取證、調查難度不小,而且后續所需的人力及時間成本較高。況且網絡盜版者受到的懲罰總是比較輕微,這讓維權者獲得的賠償不足以彌補付出的成本 ,以致于多數人選擇忍氣吞聲。
圖源 Pixabay說起來,國內有聲勢又有規模的防盜版運動,好像是從《英雄》開始。當時購買該影片版權的兩家音像公司投入了 400 萬設立打擊該片盜版專項基金。然而在如此嚴陣以待的情況下,《英雄》公映當天就被無良商人下手,還是將資源泄露了出去。于是此案驚動了文化部,從而引發一場波及全國的防盜版運動。
雖然現在防盜版的技術手段已得到了全面提升,全網聯手對發布新電影種子的微博封號,可以通過影視內容搜索引擎來檢測盜版,然后再和各地的網絡版權檢測中心合作進行網絡下線等。
只是經過多年的防盜行動,他們發現盜版者并沒有處于人人喊打的狀態中,畢竟多數人還是愛貪便宜,加上這是一種穩賺不賠的高利潤買賣,因此即便盜版者被抓到后沒收、封號,只要還有喜歡搜資源的網民,那么他們會再換個方式做倒賣資源。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重利之下必有盜賊。
哪怕有關部門出臺了打擊盜版的政策,也防不住盜版者的各種手段。到了現在,上映沒多久的新電影,其高清資源照樣在短時間內被大規模地泄露到網上去。
難道就沒有誰能成功端掉盜版者的老巢,并讓他們受到法律制裁?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盜版電影案告破
還記得今年春節檔的電影《流浪地球》嗎?包括該它在內有《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等多部熱播電影上映后不久,便在網絡上出現了大規模盜版鏈接,從而給片方造成數億元損失。
后來國家版權局網站發布了 2019 年度第一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等 8 部電影在列。
并表示各地版權行政執法監管部門會對本地區主要網絡服務商發出版權預警提示,加大版權監測監管力度。對于未經授權通過信息網絡非法傳播版權保護預警重點作品的,將依法從嚴從快予以查處。
然后就在這幾天,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官博@浦江天平發布了一則案件通報,稱侵犯《流浪地球》等著作權案的 8 人獲刑!
2019 年 11 月 20 日,上海檢察三分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陳某、林某、賴某等 8 人侵犯著作權一案開庭審理。該案涉及《流浪地球》、《廉政風云》等春節檔電影,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系公安部掛牌督辦的 2·15 系列專案之一。
法院經過審理,當庭作出判決,支持三分院的全部量刑意見。
案情概述
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間,被告人陳某受境外人員委托,招募被告人林某、賴某等 7 人,通過在QQ聊天群遠程遙控分工的方式,經營管理“最快資源網”、“131資源網”、“156資源網”、“極速云采集網”等非法網站,共同下載、傳播大量盜版影視作品,同時在視頻鏈接中添加境外賭博廣告以牟利,非法經營數額高達 1250 萬余元。
本案中境內外人員相勾結,租用大容量服務器,形成線下制作源頭、線上傳播網絡的完整盜版產業鏈,總計涉及盜版影視作品 2 萬余部,其中包括《流浪地球》等春節檔熱映電影,涉及著作權人分布歐美、日韓、臺灣地區、中國大陸等多處地域,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侵犯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了我國影視行業發展與知識產權保護聲譽。
三分院對該案的辦理高度重視,檢察長徐燕平多次參加案件研討會聽取案件匯報,副檢察長談信友出庭支持公訴。
為保證案件質效,檢察機關嚴格審查案件:審查逮捕階段即提前介入,指引偵查方向,確認司法鑒定的范圍和內容;審查起訴階段與司法鑒定機構充分溝通,基本重現、固定了本案復制、傳播盜版影視作品的技術手段和過程。
庭審中,三分院申請專家鑒定人出庭,對本案被告人陳某等人獲取盜版視頻資源、上傳云轉碼服務器,以及切片和添加賭博網站水印、生成視頻鏈接等云轉碼技術功能的全程陳述專業意見。
檢察機關充分考慮到被告人的認罪悔罪態度、家屬愿意代為退贓退賠等情況,建議對本案 8 名被告人均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最終檢察機關建議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 50 萬元 ,同時判處被告人林某、賴某等人有期徒刑兩年十個月到十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17 萬元到 2 萬元不等。
對此宣判結果,不少網友大呼罰得好,但也有的網友認為懲罰力度還是不夠強。
其實能有這樣的結果還算是好的,要知道以前多半是讓賠款,然后盜版者該干嘛還是干嘛,繼續他們放蕩不羈的倒賣資源生活。
但現在不一樣了,據我國《著作權法》,任何人未經影視劇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在信息網絡上進行傳播,無論是通過微信、網站、網盤還是其他任何形式,均可能涉嫌構成侵犯著作權。
另據我國最高院、最高檢的司法解釋,如果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擅自分享、傳播他人影視作品的,違法所得數額人民幣三萬以上即可被定罪量刑。
用倒賣影視劇資源賺來的錢,加在一起怎么著也能輕輕松松超過三萬以上吧?雖說有轉移財產這招,可有關部門也不是傻,人家最擅長抽絲剝繭了,只要被他們抓住一點點可疑的地方,就能夠順藤摸瓜查到其他違法犯罪賺來的財產。
最后,蝸牛納希望通過此案,相關職能部門在制度建設、執法效果、懲罰力度等方面上能夠再積極一些,對于參與盜版的從業者能有更加合理的懲罰措施。
當然,在打擊影視劇盜版的戰役中,同樣離不開各行業和網絡平臺的聯手合作,而我們所有人也應該增強守法觀念、提升版權意識并培養正確的消費習慣。
唯有全國上下扶持正版,共同遏制盜版行為的發生,才會讓網絡盜版者不敢輕易“試探”法律邊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