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為155.2萬件,意味著平均每天申請量約高達17000件。大掌柜想說在這么龐大的申請量中想要一次性順利成功注冊商標除了專業外,還需要一丟丟運氣!如果對于商標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前來咨詢,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指導性意見。歡迎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商標注冊查詢網
商標注冊并不是遞交申請簡單走一個流程,也不是你想要注冊就能成功注冊的,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奧秘,等待你的駁回理由千千萬。就連百度、騰訊、阿里等知名企業在申請注冊商標的時候也不能保證商標100%通過,一次性順利通過的都多多少少帶著絲絲好運!主要因為如下三點客觀原因:
1、商標注冊有盲區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盲區,但是沒遇到過(小編祝福你不要遇到哦)。商標申請前,進行商標查詢檢索查看判斷是否存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可提高商標注冊成功率,但查詢時并不是所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標都能檢索出來。
因為商標在申請提交后,商標局要進行分類→掃描→錄入等一些列程序后才會顯示到商標數據庫,從遞交申請到數據庫顯示,這段時間被稱為查詢盲期,商標便利化改革后盲期已壓縮到10天左右,如果在盲期內,即使有人和你申請相同的商標,也是查詢不到的,也就有了被駁回的風險。
商標盲區的客觀問題一直存在,是否撞盲區是一個概率性的不可抗力。
2、商標近似判斷的主觀性
在商標查詢時,和已有商標近似,會讓人產生誤解的商標,被稱為近似商標。在近似判斷上,申請人、商標代理人、商標局審查員都有自己的看法,雖然說有《商標審查標準》,商標審查員在審查商標時的判斷大致相同,但是人為審查,也就存在了主觀性,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有個別商標有部分人認為能注冊,有部分人認為應該駁回。
所以對于兩個商標近似不近似,并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概率上的判斷。商標近似判斷具有主觀性,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3、商標公告期異議
商標通過了審查員的審核,會進行商標公告,公告期三個月。《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準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并予公告。”
這就造成了不確定因素。在商標公告期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比如商標近似、侵犯權益、商標搶注...等等)。
基于以上客觀因素,商標注冊是有風險的,實力再強,再專業,任何一個代理公司包括商標局也做不到100%成功......所以想一次性順利成功注冊商標除了專業外,還需要一丟丟運氣!順利度過盲區、主觀判斷、公告期異議等“劫難”。
推薦閱讀: